關于舞蹈的成語 (13個)
-
1
緩歌慢舞
- 成語拼音:
- huǎn gē màn wǔ
- 成語解釋:
- 緩:柔軟。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長恨歌》:“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
2
緩歌縵舞
- 成語拼音:
- huǎn gē màn wǔ
- 成語解釋:
- 緩:柔軟;縵:通“慢”。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宋·李綱《荔枝詞》集句:“沉香亭北倚欄桿,緩歌縵舞凝絲竹。”
-
3
輕歌曼舞
- 成語拼音:
- qīng gē màn wǔ
- 成語解釋:
- 輕:輕快;慢:體態柔美。輕松愉快的音樂;加上柔和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斗橫。”
-
4
不舞之鶴
- 成語拼音:
- bù wǔ zhī hè
- 成語解釋:
-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
5
吹彈歌舞
- 成語拼音:
- chuī tán gē wǔ
- 成語解釋:
- 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樓上吹彈歌舞,飲酒歡娛,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
6
妙舞清歌
- 成語拼音:
- miào wǔ qīng gē
- 成語解釋:
-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聲。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一叢花》:“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想應妙舞清歌罷,又還對秋色嗟咨。”
-
7
輕歌慢舞
- 成語拼音:
- qīng gē màn wǔ
- 成語解釋:
- 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如意記·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斗橫。”
-
8
清歌妙舞
- 成語拼音:
- qīng gē miào wǔ
- 成語解釋:
- 指清亮的歌聲,美妙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唐 宋之問《有所思》:“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
9
清歌曼舞
- 成語拼音:
- qīng gē màn wǔ
- 成語解釋:
- 清亮的歌聲,柔美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亂彈·代序》:“‘乾嘉以降’不久,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綺夢,給紅巾長毛的‘叛賊’揭亂了。”
-
10
輕歌妙舞
- 成語拼音:
- qīng gē miào wǔ
- 成語解釋:
- 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5回:“輕歌妙舞常堪愛,錦砌花團色色怡。”
-
11
蹈厲之志
- 成語拼音:
- dǎo lì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
12
發揚踔厲
- 成語拼音:
- fā yáng chuō lì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
13
江湖藝人
- 成語拼音:
- jiāng hú yì rén
- 成語解釋:
- 在街上表演吟唱、講故事、舞蹈、變戲法和啞劇等藝術而謀生的人
- 成語出處:
-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個江湖藝人學的,打起架來,三五條漢子近身不得。”
* 關于舞蹈的成語 形容舞蹈的成語 描述舞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