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舞怎么讀 舞的意思

    “舞”字共有1個讀音: [wǔ]  
    舞
    漢字
    讀音 [wǔ]
    注音 ㄨˇ
    部首 [夕]  夕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11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21E
    其它編碼 五筆:rlgh|tglg 倉頡:otniq 鄭碼:marm 四角:80251
    筆順編碼 31122221354152
    筆順筆畫 ノ一一丨丨丨丨一ノフ丶一フ丨
    筆順名稱 撇 橫 橫 豎 豎 豎 豎 橫 撇 橫撇/橫鉤 點 橫 撇折 豎

    舞字的意思

    1.按一定的節奏轉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臺。

    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舞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wǔ ㄨˇ

    按一定的節奏轉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臺。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英語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法語 danser,brandir,danse

    舞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舛( chuǎn),兩足相背。古舞字象人執牛尾而舞之形。本義:舞蹈)

    (2) 同本義 [dance]

    舞,動其容也。——《禮記·樂記》

    樂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轉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裝扮鐘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稱);舞局(舞會);舞詠(舞蹈歌詠);舞頭(領舞者);舞天(古代東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娛人的妓女);集體舞

    (4) 鐘體的頂部 [top of a clock]

    鉦上謂之舞。——《考工記·鳧氏》

    詞性變化

    〈動〉

    (1) 跳舞 [dance]

    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

    項莊拔劍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

    留連戲蝶時時舞。——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 又如:舞馬(令馬按節拍舞蹈);舞鐘馗(扮作鐘馗舞蹈);舞躍(拜舞歡躍);舞雞(雞鳴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學象舞。會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鐘馗舞蹈);舞抃(飛舞躍躍)

    (3) 搖動 [brandish]。如:手舞雙刀

    (4) 玩弄 [play]

    舞智以御人。——《史記·張湯列傳》

    (5) 又如:舞旋(玩弄;折騰);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詆(玩弄文字,詆毀構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

    (6) 鼓舞,振奮 [inspire]

    敵存而懼,敵去而舞。——柳宗元《敵戒》

    (7) 戲弄 [make fun of]。如:舞旋(耍弄;折騰)

    (8) 〈方〉∶作,搞 [do]

    這事就舞起來了。——《儒林外史》

    (9) 弄,撫弄 [stroke;fondle]

    眾鄰居一齊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儒林外史》

    舞字的辭典解釋

    舞ㄨˇwǔ 名

    一種配合音樂節奏移動身體,表演各種姿態的藝術。如:「芭蕾舞」、「華爾滋舞」、「交際舞」。《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表演舞蹈。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劉尹、王長史同坐,長史酒酣起舞。」

    耍動、揮動。如:「舞劍」、「手舞足蹈」。《禮記·樂記》:「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龍飛鳳舞」。

    賣弄、玩弄。如:「舞文弄墨」。《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

    搞、弄、忙。《儒林外史·第三回》:「鄰居一起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

    康熙字典解釋

    舞【未集下】【舛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舞【卷五】【舛部】

    樂也。用足相背,從舛;無聲。??,古文舞從羽亡。文撫切

    說文解字注

    (舞)樂也。用足相背。說從舛之意。從舛。??聲。文撫切。五部。按諸書多作儛。

    (??)古文舞。從羽亾。亾聲也。攴部曰。??、讀與撫同。然則以亾爲無也古矣。

    舞字組詞

    舞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舞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