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行為的成語 (232個)

    101

    負土成墳

    成語拼音:
    fù tǔ chéng fén
    成語解釋:
    背土筑墳。古代認是一種孝義的
    成語出處:
    《后漢書·醒榮傳》:“會朱普卒,榮奔喪九江,負土成墳。”
    102

    橫頭橫腦

    成語拼音:
    héng tóu héng nǎo
    成語解釋:
    顯得粗暴蠻橫、自以是的冒昧
    成語出處:
    103

    毀瓦畫墁

    成語拼音:
    huǐ wǎ huà màn
    成語解釋:
    打碎屋瓦,涂滅已畫好的田地界線。比喻一種無益不害的
    成語出處:
    《孟子 滕文公下》:“[孟子]曰:‘有人于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趙岐注:“孟子言人但破碎瓦,畫地則復墁滅之,此無用之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則子食乎?”
    104

    雞鳴狗盜

    成語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成語解釋: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游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105

    假手旁人

    成語拼音:
    jiǎ shǒu páng rén
    成語解釋:
    假:借,利用。借助別人的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辦理,從不假手旁人。”
    106

    禮廢樂崩

    成語拼音:
    lǐ fè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混亂,動蕩不寧
    成語出處:
    漢·公孫弘《請博士置弟子員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107

    禮壞樂缺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永準。”
    108

    磊落跌蕩

    成語拼音:
    lěi luò diē dàng
    成語解釋:
    磊落:形容胸懷坦白;跌蕩:超然而無所拘忌。胸懷坦白,無所拘忌
    成語出處: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第一卷:“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跌蕩,出于法度之外,君者亦當度外待之。”
    109

    欺天罔人

    成語拼音:
    qī tiān wǎng rén
    成語解釋:
    騙天騙人。形容欺騙之大。
    成語出處:
    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旬日之間,又有造國是之說以應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險慝,抑又甚焉!”
    110

    清議不容

    成語拼音:
    qīng yì bù róng
    成語解釋:
    清議:公正的評論。不正,輿論不容許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一表》:“臣若肆然自處,默無所,清議不容,素履將喪。”
    111

    塞耳偷鈴

    成語拼音:
    sāi ěr tōu l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 雪峰存禪師法嗣》:“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112

    飾非掩丑

    成語拼音:
    shì fēi yǎn chǒu
    成語解釋:
    飾:掩飾;丑:丑惡。掩飾錯誤和丑惡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多少輕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解,又以‘情而不淫’作要,此皆飾非掩丑之語耳!”
    113

    殺人放火

    成語拼音:
    shā rén fàng huǒ
    成語解釋:
    指無法無天的強暴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聽的道殺人放火偏精細,顯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殺人放火生的主兒,被楊元帥收伏在麾下。”
    114

    貪污狼藉

    成語拼音:
    tān wū láng jiè
    成語解釋:
    謂貪財納賄,不檢,聲名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何充傳》:“敦兄含時廬江郡,貪污狼藉。”
    115

    小人得志

    成語拼音:
    xiǎo rén dé zhì
    成語解釋: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成語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116

    衣冠土梟

    成語拼音:
    yī guān tǔ xiāo
    成語解釋: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卑劣的人。
    成語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衣冠土梟。”
    117

    以肉驅蠅

    成語拼音:
    yǐ ròu qū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南學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寬義,一切務姑息弛縱,賈譽于眾,以致士習驕侈,風俗日壞,間有一二力欲挽之,則又崇飾虛談,自開邪徑,所謂以肉驅蠅,負薪救火也。”
    118

    羿射九日

    成語拼音:
    yì shè jiǔ rì
    成語解釋:
    形容民除害的英勇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
    119

    曳尾泥涂

    成語拼音:
    yè wěi ní tú
    成語解釋: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齷齪的
    成語出處:
    宋·蘇轍《和子瞻濠州七絕·逍遙臺》:“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120

    逾閑蕩檢

    成語拼音:
    yú xián dàng jiǎn
    成語解釋:
    逾、蕩:超越;閑、檢:指規矩、法度。指不規矩,不守禮法。
    成語出處:
    《明史 楊時喬傳》:“逾閑蕩檢,反道亂德,莫此甚。”
    * 關于行為的成語 形容行為的成語 描述行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