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喻的成語 (4個)
-
1
不可言喻
- 成語拼音:
- bù kě yán yù
- 成語解釋:
- 喻:說明,告知。不能用言語來說明。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江城》:“生于此時,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亂絲,不可言喻。”
-
2
禮先壹飯
- 成語拼音:
- lǐ xiān yī fàn
- 成語解釋:
- 謂在禮節上自己年歲稍長。壹飯,猶言一頓飯,喻指極短的時間。《國語·越語上》:“句踐對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曰:‘寡人禮先壹飯矣。’”韋昭注:“言己年長于越王,覺
- 成語出處:
- 《國語·越語上》:“句踐對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曰:‘寡人禮先壹飯矣。’”亦作“禮先一飯”。
-
3
司馬稱好
- 成語拼音:
- sī mǎ chēng hǎo
- 成語解釋:
-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 成語出處:
-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
4
不言而喻
- 成語拼音:
- bù yán ér yù
- 成語解釋:
-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 關于言喻的成語 形容言喻的成語 描述言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