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認清的成語 (6個)
-
1
識時達務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dá wù
- 成語解釋:
- 認清時勢,通達事務。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他不多幾年,已巴到極頂的分兒,也只為識時達務,能夠上和下睦罷了。”
-
2
不識大體
- 成語拼音:
- bú shí dà tǐ
- 成語解釋:
-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 成語出處:
- 《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識大體如此。”
-
3
兩豆塞耳
- 成語拼音:
- liǎng ěr sāi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成語出處:
- 《鹖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
4
兩耳塞豆
- 成語拼音:
- liǎng ěr sāi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成語出處:
-
5
識時達變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dá biàn
- 成語解釋:
- 認清時勢,通達權變。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漢兒字圣旨》:“若蒙圣慈,特發使命,宣示德音,開其生路,彼亦識時達變之士也,寧不以數萬生靈為念乎!”
-
6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關于認清的成語 形容認清的成語 描述認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