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謙恭的成語 (17個)
-
1
謙躬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猶言謙恭下士。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聽說李闖王謙躬下士,對讀書人十分珍重。”
-
2
謙恭仁厚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rén hòu
- 成語解釋:
- 指態度謙遜恭謹,為人忠誠老實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8回:“今日見宋江謙恭仁厚,愈加欽敬。”
-
3
謙恭虛己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ū jǐ
- 成語解釋:
- 虛己:謙虛,虛心。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卻也謙恭虛己,百凡從事。”
-
4
謙恭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達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陳書 始興王伯茂傳》:“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
-
5
溫良恭儉
- 成語拼音: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 成語解釋:
- 溫:溫和;良:善良;恭:恭敬;儉:節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6
溫良儉讓
- 成語拼音:
- wēn liáng jiǎn ràng
- 成語解釋:
- 溫:溫和;良:善良;儉:節制;讓:忍讓。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7
安詳恭敬
- 成語拼音:
- ān xiáng gō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安靜、細心、謙恭、敬重,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小說 嘉言》:“教育小兒,先要安詳恭敬。”
-
8
敬上愛下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àng ài xià
- 成語解釋:
-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
- 成語出處:
- 《漢書 王莽傳下》:“孝弟忠恕,敬上愛下,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于黃發,靡有愆失。”
-
9
卑辭厚幣
- 成語拼音:
- bēi cí hòu bì
- 成語解釋:
- 指言辭謙恭,禮物豐厚。參見“卑辭重幣”。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李抱真傳》:“抱真喜士,聞世賢者,必欲與之游,雖小善,皆卑辭厚幣數千里邀致之。”
-
10
卑辭重幣
- 成語拼音:
- bēi cí zhòng bì
- 成語解釋:
- 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
-
11
卑禮厚幣
- 成語拼音:
- bēi lǐ hòu bì
- 成語解釋:
- 卑禮:謙恭的禮節;厚幣:厚重的幣帛。比喻聘請人員的鄭重殷切。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世家》:“惠王數敗于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
-
12
服服帖帖
- 成語拼音:
- fú fú tiē tiē
- 成語解釋:
- 溫順地或謙恭地服從跟隨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回:“這幾下直打得王貴服服帖帖,只得依他教訓。”
-
13
敬上接下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àng jiē xià
- 成語解釋:
- 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同“敬上愛下”。
- 成語出處:
- 《隸釋 漢金鄉長侯成碑》:“安貧樂道,忽于時榮。敬上接下,溫故知新。”
-
14
輕身下氣
- 成語拼音:
- qīng shēn xià q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謙恭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宋·陳師道《序》:“傾家破產,急士之窮,輕身下氣,而交名勝。”
-
15
一沐三握發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ān wò fà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書解》:“周公一沐三握發,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
16
一沐三捉發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ān zhuō fà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捉:用手攥住。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
17
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頭與吃一頓飯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形容為延攬賢才而忙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 關于謙恭的成語 形容謙恭的成語 描述謙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