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握發的意思 一沐三握發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沐
- 三
- 握
- 發
- 成語名稱:
- 一沐三握發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ān wò fà]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書解》:“周公一沐三握發,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沐三握發
- 英文翻譯:
- One bath, three hand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沐三握發”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一的成語 五字成語 三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停頓 形容 謙恭下士
“一沐三握發”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沐】:1.洗頭發,也泛指洗滌:沐浴。櫛風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握】:1.用手攥(zuàn)住:握手。2.掌管:大權在握。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一沐三握發”的近義詞
“一沐三握發”的相關成語
“一沐三握發”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沐字的成語
三字的成語
握字的成語
發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沐開頭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握開頭的成語
發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mu的成語
san的成語
wo的成語
fa的成語
ymswf的成語
“一沐三握發”造句
史稱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發”,意思是吃一頓飯和洗一次澡時都要中斷幾次接待來訪者。
“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并深入民間,“所朝。
見周公旦“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之典故。
西周的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餔”,連吃飯、沐浴的功夫都用來“辦公事”,“周公吐餔,天下歸心”,最后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的一統天下。
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劉晏“質明視事,至夜分止,雖休沐不廢。
熟悉周公歷史的人,應該記得“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這些典故。
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袁紹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經學著像周公那樣,“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
大情懷,公而忘私,不計一己之得失;大情懷,矻矻求自強,拳拳為天下,鐵肩擔道義;大情懷,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為百姓謀求幸福。
* 一沐三握發的意思 一沐三握發的成語解釋 一沐三握發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