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攻的成語 (17個)
-
1
大舉進攻
- 成語拼音:
- dà jǔ jìn gōng
- 成語解釋:
- 大舉:重大的行動。大規模出兵,向敵方進攻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3回:“因吳佩孚此時目光,已從軍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舉進攻。”
-
2
以攻為守
- 成語拼音:
- yǐ gōng wéi shǒu
- 成語解釋:
- 以:憑借;用。用主動進攻的戰略作為積極防御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且吾又聞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
3
攻城奪地
- 成語拼音:
- gōng chéng duó dì
- 成語解釋:
- 攻:攻打,進攻。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那二十四員番將,又必各有跟隨的番漢軍士,共計當有萬余人,行動與攻城奪地者何異!”
-
4
掠地攻城
- 成語拼音:
- lüè dì gō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奪取地盤,攻戰城池。形容向敵方進攻。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應詔》:“勤王報國應無憚,掠地攻城也畏難。”
-
5
攻其無備
- 成語拼音:
- gōng qí wú bèi
- 成語解釋:
- 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孫武《孫子 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6
里外夾攻
- 成語拼音:
- lǐ wài jiā gōng
- 成語解釋:
- 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吳越世家》:“乃取其軍號,內外夾攻,號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人敗之。”
-
7
攻守同盟
- 成語拼音:
-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日本既與英結英日同盟,及日俄戰役方酣,又與韓結日韓攻守同盟。”
-
8
內外夾攻
- 成語拼音:
- nèi wài jiā gōng
- 成語解釋:
- 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間內外夾攻,方能取勝。”
-
9
內外夾擊
- 成語拼音:
- nèi wài jiā jī
- 成語解釋:
- 夾:從兩方面來的。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臺兒莊正面之敵,經我軍于六日夜開始總攻,內外夾擊……尚據險頑抗,戰況之烈,空前未有。”
-
10
驅羊攻虎
- 成語拼音:
- qū yáng gōng hǔ
- 成語解釋:
- 驅:趕。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形容以弱敵強,力量懸殊,必遭覆滅。
- 成語出處:
- 《史記·張儀列傳》:“且夫為從者,無以異于驅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臣竊以為大王之計過也。”
-
11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成語拼音:
-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 成語解釋:
-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
12
乘虛迭出
- 成語拼音:
- chéng xū dié chū
- 成語解釋:
- 虛:空虛、弱點。迭:屢次。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袁紹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
13
乘虛而入
- 成語拼音:
- chéng xū ér rù
- 成語解釋:
- 虛:空隙。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也指趁著空虛或虛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間而入”。
- 成語出處:
- 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
14
就虛避實
- 成語拼音:
- jiù xū bì shí
- 成語解釋:
- 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回避要害。
- 成語出處:
- 《孫子 虛實》:“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
15
身當矢石
- 成語拼音:
- shēn dāng shǐ s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親自抵擋敵人進攻。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鑒傳》:“昔漢高、光武二帝,征無遠近,敵無大小,必手振金鼓,身當矢石,櫛風沐雨,壺漿不贍,馳騖四方。”
-
16
殺伐決斷
- 成語拼音:
- shā fá jué duàn
- 成語解釋:
- 伐:進攻。泛指處事作出決斷的能力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若說料理不開,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里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
-
17
系馬埋輪
- 成語拼音:
- xì mǎ mái lún
- 成語解釋:
- 指敵人進攻時,系住馬,埋車輪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 成語出處:
- 語出《孫子 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縛馬也;埋輪,示不動也。”
* 關于進攻的成語 形容進攻的成語 描述進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