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逃逃的成語 (29個)
-
1
避難逃災
- 成語拼音:
- bì nàn táo zāi
- 成語解釋:
- 避:躲開。逃脫災害侵襲,避免罹難之禍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5回:“爭奈宋江出身微賤,鄆城小吏,犯罪在逃,權居梁山水泊,避難逃災。”
-
2
逃災避難
- 成語拼音:
- táo zāi bì nàn
- 成語解釋:
- 避:躲開。逃脫災害侵襲,避免罹難之禍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似這等逃災避難,倒不如奔井投河。”
-
3
大敗而逃
- 成語拼音:
- dà bài ér táo
- 成語解釋:
- 指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9回:“斗了多時,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槍刺在腿上,大敗而逃。”
-
4
東逃西竄
- 成語拼音:
- dōng táo xī cuàn
- 成語解釋:
- 四處逃亡與逃避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因那年避亂南奔,被官兵沖散了女兒瑤琴,夫妻兩口,凄凄惶惶,東逃西竄,胡亂的過了幾年。”
-
5
劫數難逃
- 成語拼音:
- jié shù nán táo
- 成語解釋:
- 佛家用語,命中注定的災禍。命中注定的災禍難以逃脫。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0回:“那怕你佛祖親來,也消了胸中五氣。逢此陣劫數難逃,遇他時真人怎躲。”
-
6
逃災躲難
- 成語拼音:
- táo zāi duǒ nàn
- 成語解釋:
- 逃脫災害侵襲,避免罹難之禍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三折:“頗奈李密無禮,你逃災躲難,到于此處,倒毀罵吾神。”
-
7
望風而逃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ér táo
- 成語解釋:
- 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風:風聲;氣勢。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以百萬之眾,聞吾之名,望風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
8
聞風而逃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ér táo
- 成語解釋:
- 風:風聲。聽到風聲,立即逃跑。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早已聞風而逃。”
-
9
逋逃之臣
- 成語拼音:
- bū táo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逃亡的罪臣。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成帝紀》:“以單于屈體稱臣奉使朝賀,無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貪一夫之得,而失一國之心。”
-
10
逋逃之藪
- 成語拼音:
- bū táo zhī sǒu
- 成語解釋:
- 逋逃:逃亡者;藪: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處成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
* 關于逃逃的成語 形容逃逃的成語 描述逃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