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長度單位的成語 (11個)

    1

    不失毫厘

    成語拼音:
    bù shī háo lí
    成語解釋:
    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不差一毫一厘米。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儒效》:“圣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毫)厘。”
    2

    尺枉尋直

    成語拼音:
    chǐ wǎng xún zhí
    成語解釋:
    枉:彎曲;尋:古,1尋=8尺;直:伸。彎曲一尺而使得一尋伸直。比喻微小的讓步換來較大的利益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绤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揚光以發揮也。”
    3

    膚寸之地

    成語拼音:
    fū cùn zhī dì
    成語解釋:
    膚寸:古代,1膚=4寸。指面積狹小的土地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4

    宮墻重仞

    成語拼音:
    gōng qiáng chóng rèn
    成語解釋:
    宮:宮殿;重:多;仞:古代,周時為八尺,漢時為七尺。比喻學問淵博,不可企及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譬之宮墻……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
    5

    毫厘千里

    成語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毫、厘:兩種極小的。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6

    毫厘絲忽

    成語拼音:
    háo lí sī hū
    成語解釋:
    古代“分”以下四個微小的并稱。喻指極微細的事物。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我來時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個性命是毫厘絲忽上掙來的。”
    7

    禍生于忽

    成語拼音:
    huò shēng yú hū
    成語解釋:
    忽:古代,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災禍產生于極細微的因素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微,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
    8

    近在咫尺

    成語拼音:
    jìn zài zhǐ chǐ
    成語解釋:
    咫:古代;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杭州謝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講帷,凜然威光,近在咫尺。”
    9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毫、厘:兩種極小的。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0

    天涯咫尺

    成語拼音:
    tiān yá zhǐ chǐ
    成語解釋:
    咫:古代,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離很近。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唐 李中《宮詞二首》:“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11

    咫尺天涯

    成語拼音:
    zhǐ chǐ tiān yá
    成語解釋:
    比喻距離雖近;卻像遠在天邊一樣(咫:古代;八寸;天涯:天邊)。
    成語出處:
    唐 李中《宮詞二首》:“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 關于長度單位的成語 形容長度單位的成語 描述長度單位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