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倡字的成語 (14個)
-
1
彼倡此和
- 成語拼音:
- bǐ chàng cǐ hè
- 成語解釋:
- 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
-
2
倡而不和
- 成語拼音:
- chàng ér bù hè
- 成語解釋:
-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 成語出處:
-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
3
倡情冶思
- 成語拼音:
- chàng qíng yě sī
- 成語解釋:
- 冶蕩輕佻的情思。
- 成語出處:
- 清 戴名世《吳他山詩序》:“余游四方,往往聞農夫細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謠,雖其辭為方言鄙語,而亦時有義意之存。”
-
4
倡條冶葉
- 成語拼音:
- chāng tiáo yě yè
- 成語解釋:
- 倡:通‘娼’;冶:妖艷。原形容楊柳的枝葉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賞攀折的花草枝葉。借指妓女。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玉樓春》詞:“南園粉蝶能無數,度翠穿紅來復去。倡條冶葉恣留連,飄蕩輕于花上絮。”
-
5
夫倡婦隨
- 成語拼音:
- fū chàng fù suí
- 成語解釋:
- 見“夫唱婦隨”。
- 成語出處:
- 語出《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唱,一本作“倡”。
-
6
男倡女隨
- 成語拼音:
- nán chāng nǚ suí
- 成語解釋:
- 倡:倡導。指女方必須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嘉言》:“十五許嫁而后從夫,是陽動而陰應,男唱而女隨之義也。”
-
7
你倡我隨
- 成語拼音:
- nǐ chàng wǒ suí
- 成語解釋:
- 倡:帶頭,倡導。指彼此呼應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1回:“真是那獅吼之聲,山鳴谷應,你倡我隨。”
-
8
首倡義舉
- 成語拼音:
- shǒu chàng yì jǔ
- 成語解釋:
- 倡:帶頭;義舉:正義的舉動。首先發動正義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0回:“公首倡義舉,奈何以王位讓人耶?”
-
9
一倡百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bǎi hè
- 成語解釋:
- 和:呼應,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續夷堅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鳴后圃中,一倡百和。”
-
10
一倡三嘆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sān tàn
- 成語解釋:
-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 成語出處:
-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
11
壹倡三嘆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sān tàn
- 成語解釋:
- 指一人歌唱,三人應和。
- 成語出處:
- 《禮記 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
12
一倡一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yī hé
- 成語解釋:
- ①《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
- 成語出處:
- 《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13
冶葉倡條
- 成語拼音:
- yě yè chàng tiáo
- 成語解釋:
- 倡:通‘娼’;冶:妖艷。原形容楊柳的枝葉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賞攀折的花草枝葉,借指妓女。
- 成語出處:
- 唐 李商隱《燕春臺》詩:“蜜房羽客類芳心,冶葉倡條遍相識。”
-
14
造端倡始
- 成語拼音:
- zào duān chàng shǐ
- 成語解釋:
- 謂首先倡導。
- 成語出處:
- 《說郛》卷八五引宋·張商英《護法論》:“何暇更從無明業識造端倡始,誘引后世闡提之黨,背覺合塵,同人惡道,罪萃闕身。”
* 倡的成語,帶倡字的成語,包含倡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