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后的成語 (83個)
-
1
不甘后人
- 成語拼音:
- bù gān hòu rén
- 成語解釋:
-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而廣不甘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2
瞠乎后已
- 成語拼音:
- chēng hū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瞠:瞪眼。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追趕不上
- 成語出處: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經天緯地,專門名家,更瞠乎后已。”
-
3
瞠乎后矣
- 成語拼音:
- chēng hū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瞠:瞪眼。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追趕不上
- 成語出處: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錢大昕》:“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后矣,況不及賈服者哉。”
-
4
長慮后顧
- 成語拼音:
- cháng lǜ hòu gù
- 成語解釋:
- 顧及未來而作長遠打算。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方今公卿大夫,莫肯為陛下長慮后顧,為宗廟萬世計。”
-
5
垂裕后昆
- 成語拼音:
- chuí yù hòu kūn
- 成語解釋:
- 裕:富足。后昆:子孫,后代,后嗣。為后世子孫留下功業或財產。
- 成語出處:
- 《書·仲虺之誥》:“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
-
6
放馬后炮
- 成語拼音:
- fàng mǎ hòu pào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已過去才發議論
- 成語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這里放馬后炮,可是遲了。”
-
7
繪事后素
- 成語拼音:
- huì shì hòu sù
- 成語解釋:
- 繪: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繪。比喻行事開始簡單,然后逐步深入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曰:‘繪事后素。’”
-
8
皇天后土
- 成語拼音:
- huáng tiān hòu tǔ
- 成語解釋:
- 皇天:古代稱天;后土:古代稱地。指天地。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9
敬事后食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ì hòu shí
- 成語解釋:
- 語本《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謂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后才能享受俸祿。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
-
10
流芳后世
- 成語拼音:
- liú fāng hòu shì
- 成語解釋:
- 見“流芳百世”。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溫]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
11
前跋后疐
- 成語拼音:
- qián bá hòu máo
- 成語解釋:
- 《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毛傳:“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疐其尾,進退有難。”后以“前跋后疐”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言醫官札子》:“今聞診御脈者,常以十數,工拙相雜,是非混淆,發言進藥,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顧。”
-
12
窮而后工
- 成語拼音:
- qióng ér hòu gōng
- 成語解釋:
- 舊時認為文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序》:“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
13
前赴后繼
- 成語拼音:
- qián fù hòu jì
- 成語解釋: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 成語出處:
- 艾青《光的贊歌》:“光榮屬于奮不顧身的人,光榮屬于前赴后繼的人。”
-
14
前倨后恭
- 成語拼音:
- qián jù hòu gōng
- 成語解釋:
- 先前態度傲慢;后來恭敬有禮。形容前后態度截然不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
15
前仆后繼
- 成語拼音:
- qián pū hòu jì
- 成語解釋: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成語出處:
- 唐 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后踣。”
-
16
前因后果
- 成語拼音:
- qián yīn hòu guǒ
- 成語解釋: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成語出處:
- 梁 蕭子顯《南齊書 高逸傳論》:“史臣曰:‘今樹以前因,報以后果,業行交酬,連瑣相襲。’”
-
17
死而后已
- 成語拼音:
- sǐ ér hòu yǐ
- 成語解釋:
- 已:停止;完畢。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斗;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
18
先來后到
- 成語拼音:
- xiān lái hòu dào
- 成語解釋:
- 指按照來到的先后早晚而確定次序;受到優惠。
- 成語出處:
- 宋 梅堯臣《宛陵文集》:“何作嗟遲疾,從來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爾應還。”
-
19
學然后知不足
- 成語拼音: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 成語解釋: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
20
子孫后代
- 成語拼音:
- zǐ sūn hòu dài
- 成語解釋:
-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后裔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樹活皮,人活臉,他金家的子孫后代都成了眾人唾罵的對象!”
* 第三個字是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