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太字的成語 (36個)
-
1
阿斗太子
- 成語拼音:
- ā dǒu tài zǐ
- 成語解釋:
- 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此人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指懦弱無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 燈火樓臺》:“丈夫是個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諸葛亮,也只好嘆口氣。”
-
2
安如太山
- 成語拼音:
- ān rú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見“安如泰山”。
- 成語出處:
- 漢·焦贛《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屢臻。雖有豺虎,不致危身。”
-
3
逼人太甚
- 成語拼音:
- bī rén tài shèn
- 成語解釋:
- 逼:逼迫;甚:超過。指對人逼迫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記雙烈》:“潛行反間之謀,洵逼人太甚!”
-
4
倒持太阿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tai ā
- 成語解釋:
- 見“倒持泰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陳夷行傳》:“自三數年來,奸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鱒柄。”
-
5
粉飾太平
- 成語拼音:
- fěn shì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粉飾:粉刷裝飾;太平:社會平安興旺。把黑暗混亂的社會局面裝扮成太平盛世。
- 成語出處:
- 宋 蔡絛《車鐵圍山叢談》:“當是時,方粉飾太平,務復古禮制。”
-
6
歌舞太平
- 成語拼音:
- gē wǔ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指粉飾太平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陳顯達傳》:“須享塵一靜,西迎大駕,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
7
花花太歲
- 成語拼音:
- huā huā tài suì
- 成語解釋:
- 太歲:原指傳說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著華麗,不務正業,只專心于吃喝玩樂的官宦和土豪。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
-
8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成語拼音:
-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 成語出處: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
9
喟然太息
- 成語拼音:
- kuì rán tài xī
- 成語解釋:
- 喟然:嘆氣的樣子;太息:大聲嘆氣。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
10
龍泉太阿
- 成語拼音:
- lóng quán tài ē
- 成語解釋:
- 指古代的兩件寶劍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8回:“眾夫散出,煥密啟其函,見其光芒射目,乃是寶劍二口,靶上刻有字號,名曰龍泉太阿。”
-
11
離題太遠
- 成語拼音:
- lí tí tài yuǎn
- 成語解釋:
- 離開主題很遠,不著邊際
- 成語出處:
- 林徽因《文藝叢刊小說選題記》:“最后如果不算離題太遠,我們還要具體地講一點我們對于作者與作品的見解。”
-
12
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tài píng gǒu,mò zuò lí luàn rén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莫:不。寧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戰亂年代的人。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
- 成語出處:
- 元·施君美《幽閨記·偷兒擋路》:“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
-
13
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tài píng quǎn,mò zuò lí luàn rén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莫:不。寧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戰亂年代的人。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正是: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
14
欺人太甚
- 成語拼音:
- qī rén tài shèn
- 成語解釋:
- 甚:過分。欺負人過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與他一口寶劍,筵前舉鼎,欺人太甚。”
-
15
去太去甚
- 成語拼音:
- qù tai qù shèn
- 成語解釋:
- 見“去泰去甚”。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為吳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諸列國,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規乎。”
-
16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成語拼音:
-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 成語解釋: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17
太倉稊米
- 成語拼音:
- tài cāng tí mǐ
- 成語解釋:
- 太倉:古代設在京城中的大谷倉。比喻非常渺小。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
-
18
太倉一粟
- 成語拼音:
- tài cāng yī sù
- 成語解釋:
- 太倉:古代設在京城中的大谷倉。大糧倉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極大的數量中一個非常小的數目。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但恐太倉一粟,無濟于事。”
-
19
太阿倒持
- 成語拼音:
- tài ē dào chí
- 成語解釋:
- 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漢書·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20
太阿之柄
- 成語拼音:
- tài ē zhī bǐng
- 成語解釋:
- 太阿:寶劍名;柄:器物的把兒。比喻權柄、權力
- 成語出處:
- 清·覺佛《女英雄》:“昏君無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 太的成語,帶太字的成語,包含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