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的意思 太阿倒持的讀音和出處
- 太
- 阿
- 倒
- 持
- 成語名稱:
- 太阿倒持
- 成語拼音:
- [tài ē dào chí]
- 成語解釋:
- 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漢書·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成語例句:
- 郭沫若《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與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結果便會為臣下所劫弒。”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使自己被動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太阿倒持
- 英文翻譯:
- surrender one 's power to another at one 's own peri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太阿倒持”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拿著 劍柄 比喻 大權 交給
“太阿倒持”的單字解釋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阿大。阿寶。阿唐。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諛。剛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彎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東東阿:阿膠。5.姓。
【倒】:[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持】:1.拿著;握著:持槍。2.保守住:維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儉持家。4.挾制:挾持。脅持。5.對抗:相持不下。
“太阿倒持”的近義詞
“太阿倒持”的相關成語
“太阿倒持”的關聯成語
太字的成語
阿字的成語
倒字的成語
持字的成語
太開頭的成語
阿開頭的成語
倒開頭的成語
持開頭的成語
tai的成語
e的成語
dao的成語
chi的成語
tedc的成語
太阿什么什么的成語
太什么倒什么的成語
太什么什么持的成語
什么阿倒什么的成語
什么阿什么持的成語
什么什么倒持的成語
“太阿倒持”造句
中國兵威不振,財用日匱,商民交困,皆因劫于條約,太阿倒持,反主為客,而商務虧絀,以至于此。
如此太阿倒持,恐有不忍言之事!
此種詔書不可輕授,當心太阿倒持后悔莫及啊!
太阿倒持,反傷其身!既是兇器,便是既可殺人也可喪身的玩意兒,這也是陳笥對自己的警告,不要以為手里有點兵權就可以陽奉陰違,不殺蘇秦,你也離死期不遠了!
他低估了對手,代價就是太阿倒持,自己將把柄送給了人家。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以漢家之綿長鼎盛,猶有和親之恥;以盛唐之強勢無匹,終歸太阿倒持;兩宋孱弱,自不必提;元雖無敵,曇花一現。
宋單父赴死逃生,本以為會縮隱不出,待時來援,不曾想到此時通橋迎敵,無異于太阿倒持,眾人著實不解其意。
愧對司馬氏一族,愧對褚太后與謝安太傅的輔助之恩,寵信奸佞小人,以至太阿倒持,害已誤國,必引得蒼生大劫。
* 太阿倒持的意思 太阿倒持的成語解釋 太阿倒持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