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忍字的成語 (68個)
-
1
愛不忍釋
- 成語拼音:
- ài bù rěn shì
- 成語解釋:
- 忍:忍心;釋:放下。對所喜愛的物品;愛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極其喜愛。
- 成語出處: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條幅扇頭詩》:“又于扇頭見一絕云:‘一夜東風草剪齊,如絲春雨濕香泥……’亦愛不忍釋。”
-
2
安忍無親
- 成語拼音:
- ān rěn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
3
百忍成金
- 成語拼音:
- bǎi rěn chéng j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忍耐的可貴。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孝友傳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余‘忍’字。”
-
4
不忍釋卷
- 成語拼音:
- bù rěn shì juàn
- 成語解釋:
-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音律》:“予初閱時不忍釋卷,及考其聲韻,則一無定軌。”
-
5
不忍卒讀
- 成語拼音:
- bù rěn zú dú
- 成語解釋:
-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 成語出處: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
6
包羞忍恥
- 成語拼音:
- bāo xiū rěn chǐ
- 成語解釋:
-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與恥辱。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
7
包羞忍辱
- 成語拼音:
- bāo xiū rěn rǔ
- 成語解釋:
-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氣量
- 成語出處:
- 明·王廷訥《獅吼記》:“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啞子吃了黃連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
8
慘不忍睹
- 成語拼音:
- cǎn bù rěn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成語出處: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9
慘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cǎn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慘:悲慘;凄慘;聞:聽見。悲慘得不忍聽下去。
- 成語出處:
- 清 陳天華《獅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覓妻,呱呱之聲,草畔溪間,比比皆是,慘不忍聞。”
-
10
慘不忍言
- 成語拼音:
- cǎn bù rěn yán
- 成語解釋:
- 慘:悲慘;言:講,說。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數年,百姓死亡流離,如水愈深,如火愈熱,往往赤地千里,炊煙斷絕,易子而食,慘不忍言。”
-
11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成語拼音:
- 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 成語解釋:
- 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 成語出處:
- 《晉書 解系傳》:“[司馬倫]怒曰:‘我于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解系)兄弟輕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12
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成語拼音:
- 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 成語解釋:
- 此:這;孰:哪個;容:容忍。如果這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張敬兒傳》:“履霜于開運之辰,堅冰于嗣業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13
殘忍不仁
- 成語拼音:
- cán rěn bù rén
- 成語解釋:
- 殘忍:兇暴;仁:仁愛。兇惡暴虐不講仁義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
-
14
擔驚忍怕
- 成語拼音:
- dān jīng rěn pà
- 成語解釋:
-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
-
15
動心忍性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rěn xìng
- 成語解釋:
- 動心:使內心驚動;忍性:使性格堅韌。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6
耳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ěr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9卷:“卻都是上路逃難來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聞。”
-
17
負詬忍尤
- 成語拼音:
- fù gòu rěn yóu
- 成語解釋:
- 忍受指責和怨恨。
- 成語出處:
-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責備之嚴,誠不足怪。庸詎知當局之負詬忍尤,艱難應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
18
甘心忍受
- 成語拼音:
- gān xīn rěn shòu
- 成語解釋:
- 甘心:情愿。情愿忍受痛苦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九年》:“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
-
19
含垢忍恥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rěn chǐ
- 成語解釋:
- 忍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宋·胡銓《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覺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國大讎而不報,含垢忍恥,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
20
含垢忍辱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rěn rǔ
- 成語解釋:
- 含:包容;垢:通“詬”;恥辱。指容忍恥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 忍的成語,帶忍字的成語,包含忍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