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不忍聞的意思 耳不忍聞的讀音和出處
- 耳
- 不
- 忍
- 聞
- 成語名稱:
- 耳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ěr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9卷:“卻都是上路逃難來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聞。”
- 成語例句:
- 《中國的西北角 賀蘭山的四邊》:“其啟行也,數日前號泣震地,耳不忍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凄慘的場面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耳不忍聞
- 英文翻譯:
- Can't bear to hea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耳不忍聞”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E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情景 凄慘
“耳不忍聞”的單字解釋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著心腸:忍心。殘忍。
【聞】: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3.有名望的:聞人。4.名聲:令聞。穢聞。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6.姓。
“耳不忍聞”的近義詞
“耳不忍聞”的相關成語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耳不忍聞
慘不忍聞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充耳不聞
耳不離腮
耳不旁聽
六耳不同謀
愛不忍釋
不忍釋卷
不忍卒讀
慘不忍睹
慘不忍言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視
小不忍則亂大謀
于心不忍
“耳不忍聞”的關聯成語
耳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忍字的成語
聞字的成語
耳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忍開頭的成語
聞開頭的成語
er的成語
bu的成語
ren的成語
wen的成語
ebrw的成語
耳不什么什么的成語
耳什么忍什么的成語
耳什么什么聞的成語
什么不忍什么的成語
什么不什么聞的成語
什么什么忍聞的成語
“耳不忍聞”造句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日本人殘害百姓的慘象,真是耳不忍聞。
出則目不忍視,耳不忍聞,欺詐之徒多于南山之豆,奇技淫巧者更勝于此輩,輕德而重利國之害也。
讓人目不忍視,耳不忍聞,手段沒有最殘暴,只有更殘暴。
那匹看起來很囂張的駿馬發出一聲耳不忍聞的哀鳴,在我的面前人立起來,長大的鼻孔貪婪的吸了最后一口空氣,然后轟然倒下。
流言,已使我耳不忍聞;慘象,尤使我目不忍視。
散文詩風格,一半是分不清年代的大白話風格,兩種風格疊加在一起則又構成了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的風格。
在血泊里輾轉呻吟的兒童必然會使任何一個正常人目不忍視耳不忍聞,遂成為人類普遍的共同情感。
這兩天,善良的人們或許都不忍打開報紙、電視或網站,因為害怕鄰邦此刻正遭受的宛如末日般的災難圖景,撲面而來,令你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發生在山西和浙江的兩起“弒師案”已讓人目不忍視,而28日發生在中國政法大學的這起弒師案更讓人耳不忍聞。
* 耳不忍聞的意思 耳不忍聞的成語解釋 耳不忍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