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昔字的成語 (15個)
-
1
撫今悼昔
- 成語拼音:
- fǔ jīn dào xī
- 成語解釋:
-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對往事的追思。
- 成語出處:
- 明·陳子龍《張邵陽誄》:“撫今悼昔,愴然悲鳴。”
-
2
撫今思昔
- 成語拼音:
- fǔ jīn sī xī
- 成語解釋:
- 見“撫今悼昔”。
- 成語出處:
- 秦牧《長街燈語一九七九年的晨鐘》:“撫今思昔,心頭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
3
撫今痛昔
- 成語拼音:
- fǔ jīn tòng xī
- 成語解釋:
- 見“撫今悼昔”。
- 成語出處:
-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感惠忘仇,撫今痛昔。”
-
4
撫今追昔
- 成語拼音:
- fǔ jīn zhuī xī
- 成語解釋:
- 撫:按;摸;接觸;今:當前;眼下;追:回想;昔:過去。接觸到當前的情景;回想追念過去的情形。
- 成語出處:
- 清 周亮工《題菊帖后》:“撫今追昔,淚且涔涔透紙背矣。”
-
5
非昔是今
- 成語拼音:
- fēi xī shì jīn
- 成語解釋:
- 昔:過去。今:現在。認為過去是錯誤的,現在是正確的。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隸書敘論》:“秦并六國一統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
6
感今懷昔
- 成語拼音:
- gǎn jīn huái xī
- 成語解釋:
-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為諸婦祭庚新婦文》:“仿佛示行,故瞻弗獲;伏膺飲淚,感今懷昔。”
-
7
感今思昔
- 成語拼音:
- gǎn jīn sī xī
- 成語解釋:
- 見“感今懷昔”。
- 成語出處:
- 宋·劉珙《滿江紅·遙壽仲固叔誼》詞:“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
-
8
感今惟昔
- 成語拼音:
- gǎn jīn wéi xī
- 成語解釋:
- 見“感今懷昔”。
- 成語出處:
- 晉·盧諶《贈劉琨》詩:“瞻彼日月,迅過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
9
今不如昔
- 成語拼音:
- jīn bù rú xī
- 成語解釋:
- 昔:往昔;過去。現在不如過去。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冷齋不讀書》:“洪覺范《冷齋夜話》,謂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
-
10
今非昔比
- 成語拼音:
- jīn fēi xī bǐ
- 成語解釋:
- 昔:過去;從前。現在不是過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變化非常大。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敢飲酒?”
-
11
今是昔非
- 成語拼音:
- jīn shì xī fēi
- 成語解釋:
- 見“今是昨非”。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
12
今昔之感
- 成語拼音:
- jīn xī zhī gǎn
- 成語解釋:
- 從今天的現實回憶過去的事。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4回:“諸舊好俱在,譚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悵莫狀。”
-
13
攀今比昔
- 成語拼音:
- pān jīn bǐ xī
- 成語解釋:
- 用今人與歷史上的古人相比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南柯記·系帥》:“你攀今比昔!那樊將軍他殢酒把鴻門碎,關大王面赤非干醉。”
-
14
一如曩昔
- 成語拼音:
- yī rú nǎng xī
- 成語解釋:
- 一:完全;如:像;曩昔:從前。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
- 成語出處:
- 《慈禧太后演義》第32回:“自此次覲見后,國際情形一如曩昔。”
-
15
憶昔撫今
- 成語拼音:
- yì xī fǔ jīn
- 成語解釋:
- 回憶昔日,看看今天
- 成語出處:
* 昔的成語,帶昔字的成語,包含昔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