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歪字的成語 (31個)
-
1
病病歪歪
- 成語拼音:
- bìng bìng wāi w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你教大爺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
2
鼻蹋嘴歪
- 成語拼音:
- bí tā zuǐ w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狽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3
鼻塌嘴歪
- 成語拼音:
- bí tā zuǐ w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蕭云仙的彈子打來,打得鼻塌嘴歪,無處躲藏。”
-
4
揣歪捏怪
- 成語拼音:
- chuāi wāi niē guài
- 成語解釋:
- 捏:挑事。心藏壞意尋機挑起怪事和事端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俺兩個全仗俺父親的虎威,拿粗挾細,揣歪捏怪,幫閑鉆懶,放刁撒潑。”
-
5
東倒西歪
- 成語拼音:
- dōng dǎo xī wāi
- 成語解釋:
-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穩;或位置不正;傾斜欲倒的樣子。也形容雜亂無章。
- 成語出處:
- 元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
6
東扭西歪
- 成語拼音:
- dōng niǔ xī wāi
- 成語解釋:
- 嘴唇不停地做怪樣而實際并未說話
- 成語出處:
- 柯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東扭西歪枝椏交錯地長了起來。”
-
7
東歪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wāi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日暮挑燈閑徙倚,郎不歸來留戀誰家里?及至歸來沉醉矣,東歪西倒扶難起。”
-
8
目瞪口歪
- 成語拼音:
- mù dèng kǒu w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員,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頭有話問你!’”
-
9
旁門歪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wāi dào
- 成語解釋:
- 指不正經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10
七倒八歪
- 成語拼音:
- qī dǎo bā wāi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1
七扭八歪
- 成語拼音:
- qī niǔ bā w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端正。
- 成語出處: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剝落的土房。”
-
12
七歪八扭
- 成語拼音:
- qī wāi bā niǔ
- 成語解釋:
- 形容歪斜不正。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十四回:“一路沖浸之處,不可勝數,慢說房屋四分五落,連樹木也是七歪八扭。”
-
13
上梁不正下梁歪
- 成語拼音:
-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 成語解釋:
-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
14
歪不橫楞
- 成語拼音:
- wāi bù héng léng
- 成語解釋:
- 歪斜不正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15
歪打正著
- 成語拼音:
- wāi dǎ zhèng zh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當;卻僥幸得到滿意的結果。歪:不正;著:擊中。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將藥煎中,打發晁大舍吃將下去,誰想歪打正著,又是楊太醫運氣好的時節,吃了藥就安穩睡了一覺。”
-
16
歪風邪氣
- 成語拼音:
- wāi fēng xié qì
- 成語解釋:
- 指各種不良的作風和風氣。邪:不正派;不正當。
- 成語出處:
- 柳青《狠透鐵》:“只有王以信裝得鎮靜,面不改色,還對高書記說:早應當整整社員里頭的歪風邪氣了。”
-
17
歪門邪道
- 成語拼音:
- wāi mén xié dào
- 成語解釋:
- 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方法;也比喻壞主意。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三章:“真沒想到,他們竟會想出這樣一個歪門邪道。”
-
18
歪七扭八
- 成語拼音:
- wāi qī niǔ bā
- 成語解釋:
- 歪歪扭扭,不直
- 成語出處:
- 老舍《小人物自述》:“那些古錢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錢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綠的草葉來。”
-
19
歪七豎八
- 成語拼音:
- wāi qī shù bā
- 成語解釋:
- 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茅盾《上海·我的二房東》:“沿馬路上的電燈柱上,里門口,都有些紅紙小方塊;爛瘡膏藥似的,歪七豎八貼著。”
-
20
歪談亂道
- 成語拼音:
- wāi tán luàn dào
- 成語解釋:
- 說話糊里糊涂,毫無見地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登瀛洲》:“他也學些者也之乎,歪談亂道,失卻卑尊。”
* 歪的成語,帶歪字的成語,包含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