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歪西倒的意思 東歪西倒的讀音和出處
- 東
- 歪
- 西
- 倒
- 成語名稱:
- 東歪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wāi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日暮挑燈閑徙倚,郎不歸來留戀誰家里?及至歸來沉醉矣,東歪西倒扶難起。”
- 成語例句: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敘:“那個向西的稻草棚屋,好像一個東歪西倒的老人,蹲在那里。”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歪斜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東歪西倒
- 英文翻譯:
- groggines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東歪西倒”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身不由己 不穩
“東歪西倒”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歪】:1.不正;斜;偏(跟“正”相對):歪嘴。歪戴著帽子。這堵墻歪了。2.不正當的;不正派的:歪理。歪風。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倒】:[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東歪西倒”的反義詞
整整齊齊
整然有序
“東歪西倒”的近義詞
“東歪西倒”的相關成語
“東歪西倒”的關聯成語
東字的成語
歪字的成語
西字的成語
倒字的成語
東開頭的成語
歪開頭的成語
西開頭的成語
倒開頭的成語
dong的成語
wai的成語
xi的成語
dao的成語
dwxd的成語
東歪什么什么的成語
東什么西什么的成語
東什么什么倒的成語
什么歪西什么的成語
什么歪什么倒的成語
什么什么西倒的成語
“東歪西倒”造句
那天還沒喝多少白酒,小剛就酩酊大醉,東歪西倒地走路,嘴里嘰里咕嚕胡說八道。
東歪西倒,蹣跚,突然向一邊傾倒。
他們東歪西倒地在列車任意一個角落里或坐或睡,神情雖然疲憊,可臉上眼里盡是回家的期盼和喜悅。在外打工不管多辛苦,至少家鄉會有在等著他們的人,累了一年,等待的無非就是滿載而歸的這一天。辛夷塢
大廳里東歪西倒著幾十個人,全都已經喝得是爛醉如泥。
城墻上無論守軍還是敵人都被風雨吹刮得東歪西倒,一些正往上攀爬的敵人在這狂風暴雨中紛紛跌落,云梯被吹飛,甚至連一座樓車也被吹倒,跌死壓傷了數十人。
量,兩人的衣服隨著劇烈的運動都東歪西倒了,徹麗雅上衣被扯到腰間,裙子也被卷到大腿根部以上,2號的戰斗服也被扯下一條肩帶,雙方都把剩余的力量用的七七八八了。
大廳建筑很陳舊,桌椅很多也是東歪西倒,不過此時廳內卻飄滿了飯菜的香味。
天行加快了腳步,行到近處,見那個屋是座東歪西倒的破廟,但總是個避雨之處,雖然破敗,卻也聊勝于無。
我們說道:衛公死了,這就意味著從此可以不把他當做一個人,而把他當做一件事。一件事發生以后,就再沒有變化的余地。現在我們談到衛公騎在馬上東歪西倒,再不是談那個人,而是談那件事。
長空府的四位長老雙掌急拍,驚人的掌勁將那群侍衛掃得東歪西倒,蹌踉飛跌。
* 東歪西倒的意思 東歪西倒的成語解釋 東歪西倒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