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海字的成語 (298個)
-
1
挨山塞海
- 成語拼音:
- āi shān sè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極多而擁擠不堪。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那日觀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
2
百川朝海
- 成語拼音:
- bǎi chuān cháo hǎi
- 成語解釋:
- 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謙之無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遠,無不到者。”
-
3
百川歸海
- 成語拼音:
- bǎi chuān guī hǎi
- 成語解釋: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4
碧海青天
- 成語拼音:
- bì hǎi q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涼。后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 成語出處:
- 唐 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5
拔山超海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chāo hǎi
- 成語解釋:
-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顧指則風云總至,回眸而山岳削平,雖復旗鼓所臨,有征無戰。”
-
6
八仙過海
- 成語拼音:
- bā xiān guò hǎi
- 成語解釋:
-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圣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
7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 成語拼音:
-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qí néng
- 成語解釋:
- 八仙:傳說的仙人,即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
-
8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成語拼音:
-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
-
9
乘桴浮海
- 成語拼音:
- chéng fú fú hǎi
- 成語解釋:
- 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遠行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10
春光如海
- 成語拼音:
- chūn guāng rú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大地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不知什么地方送來蜜蜂的嗡嗡聲,似乎帶著花和香氣;正所謂春光如海呢!”
-
11
醋海翻波
- 成語拼音:
- cù hǎi fān bō
- 成語解釋:
-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間因愛情而引起的糾葛。
- 成語出處:
-
12
滄海橫流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héng liú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橫流:水溢出河道四處奔流。海水泛濫;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不安;也作“橫流滄海”。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
13
滄海桑田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
14
愁海無涯
- 成語拼音:
- chóu hǎi wú yá
- 成語解釋:
- 涯:邊際。憂愁像無邊的大海一樣。形容十分悲愁
- 成語出處:
- 唐·孟郊《招文士飲》:“醒時不可過,愁海浩無涯。”
-
15
滄海一鱗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ī lín
- 成語解釋:
-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 成語出處:
- 《冷眼觀》第七回:“因要替一個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闊公子,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半生黃卷,都隨著烏鞭黑帽,猶如滄海一鱗,巫山片云,頃刻間風弛電掣,卷入無何有之鄉。”
-
16
滄海一粟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ī sù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17
滄海遺珠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í zhū
- 成語解釋: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狄仁杰傳》:“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
18
曾經滄海
- 成語拼音: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成語解釋:
- 曾經:以前經歷過;滄海:大海。曾經見過大海。后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眼界很高。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離思》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19
辭金蹈海
- 成語拼音:
- cí jī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并表示若秦王為帝,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秦軍退后,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魯仲連卻不受,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是商賈之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后以“辭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貴,慷慨有
- 成語出處:
-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載:戰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并表示若秦王為帝,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秦軍退后,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魯仲連卻不受,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是商賈之事。
-
20
持蠡測海
- 成語拼音:
- chí lí cè hǎi
- 成語解釋:
-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來測量海水的深淺多少。比喻用淺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謬持蠡測海,沉挹酒如澠。”
* 海的成語,帶海字的成語,包含海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