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海的成語 (68個)
-
1
碧海青天
- 成語拼音:
- bì hǎi q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涼。后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 成語出處:
- 唐 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2
滄海橫流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héng liú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橫流:水溢出河道四處奔流。海水泛濫;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不安;也作“橫流滄海”。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
3
滄海桑田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
4
愁海無涯
- 成語拼音:
- chóu hǎi wú yá
- 成語解釋:
- 涯:邊際。憂愁像無邊的大海一樣。形容十分悲愁
- 成語出處:
- 唐·孟郊《招文士飲》:“醒時不可過,愁海浩無涯。”
-
5
滄海一鱗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ī lín
- 成語解釋:
-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 成語出處:
- 《冷眼觀》第七回:“因要替一個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闊公子,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半生黃卷,都隨著烏鞭黑帽,猶如滄海一鱗,巫山片云,頃刻間風弛電掣,卷入無何有之鄉。”
-
6
滄海一粟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ī sù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7
滄海遺珠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í zhū
- 成語解釋: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狄仁杰傳》:“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
8
倒海翻江
- 成語拼音: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屋。”
-
9
東海鯨波
- 成語拼音:
- dōng hǎi jīng bō
- 成語解釋:
- 東海上的洶涌波濤。比喻來自東方的侵略。
- 成語出處:
- 高珪《岳墳感賦》詩:“東海鯨波誰可靖,只今惜少岳家軍。”
-
10
東海撈針
- 成語拼音:
- dōng hǎi lāo zhēn
- 成語解釋:
- 從大海底下撈取一根針,形容非常難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元 柯丹丘《荊釵記 誤訃》:“兒,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東海撈針。”
-
11
大海撈針
- 成語拼音:
- dà hǎi lāo zhēn
- 成語解釋:
- 在大海里撈一枚針。比喻范圍大;沒有線索;事情很難辦成。含有白費力氣之意。
- 成語出處:
- 明 王錂《春蕪記 定計》:“覓利如大海撈針,攪禍似干柴引火。”
-
12
東海逝波
- 成語拼音:
- dōng hǎi shì bō
- 成語解釋:
- 東逝大海的波濤。比喻大勢已去,無法挽回。
- 成語出處:
-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縱有真心為國、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難鳴也。東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
13
東海揚塵
- 成語拼音:
- dōng hǎi yá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大海變陸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
14
倒海移山
- 成語拼音:
- dǎo hǎi yí shān
- 成語解釋:
- 倒:顛倒,翻轉。翻轉大海,移動山岳。指氣勢或力量洪大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飛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
15
大海一針
- 成語拼音:
- dà hǎi yī zhēn
- 成語解釋:
- 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無從尋覓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王本立天涯求父》:“這王珣蹤跡無方,分明大海一針,何從撈摸。”
-
16
河海不擇細流
- 成語拼音:
-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 成語出處:
- 《史記·李斯列傳》:“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17
火海刀山
- 成語拼音:
- huǒ hǎi dāo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京劇《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沖上前。”
-
18
四海為家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wéi jiā
- 成語解釋:
-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后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帝本紀》:“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
-
19
學海無涯
- 成語拼音:
- xué hǎi wú yá
- 成語解釋:
- 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指對知識的學習永遠沒有止境。學海:指知識;涯:邊際。
- 成語出處:
- 明 張岱《小序》:“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
-
20
轉海回天
- 成語拼音:
- zhuǎn hǎi huí tiān
- 成語解釋:
- 同“轉日回天”。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代參寥與鍾山實啟》:“扣角負鼎,無羨昔人;轉海回天,復聞今日。”
* 第二個字是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