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舟字的成語 (60個)
-
1
白魚登舟
- 成語拼音:
- bái yú dēng zhōu
- 成語解釋:
- 為殷亡周興之兆。同“白魚入舟”。
- 成語出處:
- 《漢書 終軍傳》:“蓋六鶂退飛,逆也;白魚登舟,順也。”顏師古注引臣瓚曰:“謂武王伐殷而魚入王舟,象征而必獲,故曰順也。”
-
2
白魚入舟
- 成語拼音:
- bái yú rù zhōu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兵必勝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尚書大傳》第三卷:“八百諸侯俱至孟津,白魚入舟。”
-
3
柏舟之節
- 成語拼音:
- bǎi zhōu zhī jié
- 成語解釋:
- 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同“柏舟之誓”。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
-
4
柏舟之誓
- 成語拼音:
- bǎi zhōu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誓:盟約,諾言。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鄘風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
-
5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成語拼音: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 成語解釋:
- 沉:沉沒;側畔:旁邊;帆:船。沉船旁邊有很多船過,發病的樹木旁邊有很多茂盛的樹木。比喻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縫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6
車擊舟連
- 成語拼音:
- chē jī zhōu lián
- 成語解釋:
- 車相撞,船相連。極言車船之多。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故嶺南鹽鐵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試大理評事佐荊南兩稅使,督食饒給,車擊舟連。”
-
7
沉舟破釜
- 成語拼音:
- chén zhōu pò fǔ
- 成語解釋:
- 釜,鍋。打破飯鍋,沉掉渡船。表示決一死戰。
- 成語出處:
- 《孫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
8
敵國通舟
- 成語拼音:
- dí guó tōng zhōu
- 成語解釋:
- 同船的人都成了敵人。比喻眾叛親離。
- 成語出處:
- 清·黃遵憲《由輪舟抵天津作》詩:“敵國通舟今日事,太倉稊米自家身。”
-
9
風雨同舟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成語解釋:
-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斗。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 成語出處:
-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10
焚舟破釜
- 成語拼音:
- fén zhōu pò fǔ
- 成語解釋:
- 釜:古代用的鍋。燒掉船只打破鍋。比喻堅決不能動搖的決心。
- 成語出處:
- 南朝·顏竣《為世祖檄京邑》:“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蕪湖,入據云陽。”
-
11
覆舟之戒
- 成語拼音:
- fù zhōu zhī jiè
- 成語解釋:
- 推翻船的教訓。比喻失敗的教訓。
- 成語出處:
- 明·陳子龍《陳涉論》:“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
12
覆舟載舟
- 成語拼音:
- fù zhōu zài zhōu
- 成語解釋:
- 覆:顛覆;載:承載。比喻民心向背決定國家興亡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
13
孤舟獨槳
- 成語拼音:
- gū zhōu dú jiǎng
- 成語解釋:
- 喻單獨行動,沒人幫助。
- 成語出處:
-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怎能夠光憑這一家仇恨,個人勇敢、孤舟獨槳、匹馬單槍?”
-
14
鴻毳沉舟
- 成語拼音:
- hóng cuì ch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毳:鳥獸的細毛。鴻雁細毛雖輕,堆積過多也能使船沉沒。比喻小問題不解決,積累多了就要出大問題。
- 成語出處:
- 《新論·慎隙》:“鴻毳性輕,積之沉舟。”
-
15
胡越同舟
- 成語拼音:
- hú yuè tóng zhōu
- 成語解釋:
- 猶言吳越同舟。謂關系疏遠者,同處危難則相互救助。語本宋蘇軾《大臣論下》:“故曰同舟而遇風,則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 成語出處:
- 語出宋·蘇軾《大臣論下》:“故曰同舟而遇風,則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
16
毀舟為杕
- 成語拼音:
- huǐ zhōu wéi duò
- 成語解釋:
- 杕,通“舵”。將船改成舵。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不當行為。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
17
絕渡逢舟
- 成語拼音:
- jué dù féng zhōu
- 成語解釋:
- 絕:窮;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絕路上有了出路或辦法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從此讀書作文,俱可望有門徑矣。”
-
18
濟河焚舟
- 成語拼音:
- jì hé f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濟:渡過;焚:燒。渡過河就把渡船燒了。形容斷絕退路;準備決一死戰。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
-
19
借水行舟
- 成語拼音:
- jiè shuǐ xíng zhōu
- 成語解釋:
- 見“借水推船”。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6回:“我家老爺是個清官,并無許多銀兩,又說小人借水行舟,希圖這三百兩銀子,將我打了二十板子。”
-
20
積羽沉舟
- 成語拼音:
- jī yǔ chén zhōu
- 成語解釋:
-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
* 舟的成語,帶舟字的成語,包含舟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