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薦字的成語 (13個)
-
1
稱賢薦能
- 成語拼音:
- chēng xián jiàn néng
- 成語解釋:
- 稱:稱揚。指重視人才,推舉賢能。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別,稱賢薦能,未嘗倦。”
-
2
采擢薦進
- 成語拼音:
- cǎi zhuó jiàn jìn
- 成語解釋:
- 擢:選拔,提拔;薦:推薦。指對人才的選拔、舉薦和提升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感二鳥賦》:“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
-
3
飛謀薦謗
- 成語拼音:
- fēi móu jiàn bàng
- 成語解釋:
- 見“飛謀釣謗”。
- 成語出處:
- 清·曾國藩《畢君殉難碑記》:“忌君者日以次骨飛謀薦謗,迭相污染。”
-
4
潢潦可薦
- 成語拼音:
- huáng liáo kě jiàn
- 成語解釋:
- 潢:積水;潦:地面積水;薦:祭祀。指污濁的積水都可以用來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誠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
5
饑饉薦臻
- 成語拼音:
- jī jǐn jiàn zhēn
- 成語解釋:
- 饑饉:饑荒;薦臻:接連到來。連年災荒不斷。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云漢》:“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
-
6
交口薦譽
- 成語拼音:
- jiāo kǒu jiàn yù
- 成語解釋:
- 交:一齊,同時;交口:眾口一辭;薦:推舉。異口同聲地推薦和贊揚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志厚墓志銘》:“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
-
7
舉善薦賢
- 成語拼音:
- jǔ shàn jiàn xián
- 成語解釋: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8
毛遂自薦
- 成語拼音:
- máo suì zì jiàn
- 成語解釋:
-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
9
祁奚之薦
- 成語拼音:
- qí xī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春秋晉國大夫祁奚告老,將辭中軍尉職事。晉悼公問誰可承接,祁奚先推薦仇人解狐。復問,又薦舉其子祁午。時人因而有“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之譽。后用為善于薦賢之典。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為中軍尉。”
-
10
推轂薦士
- 成語拼音:
- tuī gǔ jiàn shì
- 成語解釋:
- 轂:車輪中心;推轂:比喻推薦人才;薦:舉薦。推舉人才,引薦賢士
- 成語出處:
- 唐·權德輿《齊成公神道碑銘序》:“其他推轂薦士,為廷臣,成天下重名碩望者,不可勝書。”
-
11
援引薦舉
- 成語拼音:
- yuán yǐn jiàn jǔ
- 成語解釋:
- 薦:推薦。引進和推薦人材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于衡門之下。”
-
12
章甫薦履
- 成語拼音:
- zhān fǔ jiàn lǚ
- 成語解釋: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成語出處:
- 《文選 賈誼》:“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13
眾口交薦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jiāo jiàn
- 成語解釋:
- 交:俱,共。許多人一致推薦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眾口交薦李白之才,便傳旨贈李白以五品冠帶朝見。”
* 薦的成語,帶薦字的成語,包含薦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