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遙字的成語 (28個)
-
1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成語拼音: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2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 成語拼音:
-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 成語出處:
-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結交警語》:“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
3
棨戟遙臨
- 成語拼音:
- qǐ jǐ yáo lín
- 成語解釋:
- 棨戟:古代權貴出行的儀仗;臨:到。貴人從遠方到來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
4
千里迢遙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tiáo y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桃園記·獨行千里》:“不憚千里迢遙,尋兄長,存節孝。”
-
5
室邇人遙
- 成語拼音:
- shì ěr rén yáo
- 成語解釋:
- 見“室邇人遠”。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次韻劉貢父所和憶持國》:“顏紅底事發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遙。”
-
6
山遙水遠
- 成語拼音:
- shān yáo shuǐ yuǎn
- 成語解釋:
- 謂道路遙遠。
- 成語出處:
- 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閑,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元·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生]娘子,莫不是慮著山遙水遠么?[旦]奴不慮山遙水遠。”
-
7
水遠山遙
- 成語拼音:
- shuǐ yuǎn shān yáo
- 成語解釋:
- 謂路程遙遠。
- 成語出處:
- 宋·汪元量《憶秦娥》詞之七:“心如焦。彩箋難寄,水遠山遙。”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遠山遙,須有一個日頭走到。”
-
8
身遙心邇
- 成語拼音:
- shēn yáo xīn ěr
- 成語解釋:
- 猶言身遠心近。
- 成語出處:
- 元·王德信《西廂記·泥金報捷》:“小生身遙心邇,恨不得鶼鶼心翼,邛邛并軀。”
-
9
天遙地遠
- 成語拼音:
- tiān yáo dì yu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其高遠
- 成語出處:
- 宋·趙佶《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
10
途遙日暮
- 成語拼音:
- tú yáo rì mù
- 成語解釋:
- 猶日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
11
遐思遙愛
- 成語拼音:
- xiá sī yáo ài
- 成語解釋:
- 遐:遠。作遠處思念與愛慕。形容愛慕的深切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常聽人說,才貌俱全,雖自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
-
12
逍遙法外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fǎ wài
- 成語解釋: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外;玩老聃之兩卷,恍惚懷中。”
-
13
逍遙事外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shì wài
- 成語解釋:
- ①謂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謂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首禍正兇,逍遙事外。”魯迅《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于楊妃,祿山之亂以后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
14
逍遙物外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wù wài
- 成語解釋:
- 謂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詞:“識破囂塵,作個逍遙物外人。”
-
15
逍遙自得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dé
- 成語解釋:
- 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
16
逍遙自娛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yú
- 成語解釋:
- 謂無拘無束,自得其樂。
- 成語出處:
- 唐·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池臺琴酒,逍遙自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
17
逍遙自在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在:自由;舒適。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
18
消遙自在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指逍遙自得。
- 成語出處:
- 明謝讜《四喜記 親憶瓊英》:“你看那人踏雪尋梅,那人寒江獨釣,何等消遙自在。”
-
19
遙呼相應
- 成語拼音:
- yáo hū xiāng yīng
- 成語解釋:
- 見“遙相呼應”。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六年》:“蒙古盡驅其家屬來攻,父子兄弟,往往遙呼相應,由是人無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
20
云樹遙隔
- 成語拼音:
- yún shù yáo gé
- 成語解釋:
- 謂兩地相隔遙遠。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六回:“侄自與叔大人歡會,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樹遙隔,山川相阻,未得再親慈誨。”
* 遙的成語,帶遙字的成語,包含遙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