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開頭的成語 (17個)
-
1
嚴嚴實實
- 成語拼音:
- yán yán shí shí
- 成語解釋:
-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嚴密
- 成語出處:
-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嚴嚴實實壓在心底的熱淚,涌滿眼眶,忍不住流了下來。”
-
2
嚴詞厲色
- 成語拼音:
- yán cí lì sè
- 成語解釋:
- 色:臉色。說話很嚴厲,臉色很嚴肅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6回:“要送木蘭到營中去,反是木蘭嚴詞厲色催逼轉來。”
-
3
嚴刑峻法
- 成語拼音:
- yán xíng jùn fǎ
- 成語解釋: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4
嚴刑峻制
- 成語拼音:
- yán xíng jùn zh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嚴刑峻法。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豪士賦》:“懼萬民之有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
5
嚴于律己
- 成語拼音:
- yán yú lǜ jǐ
- 成語解釋:
-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作“嚴以律己”。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謝曾察院君》:“嚴于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
6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成語拼音:
-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成語出處:
- 清·羅澤南《與蔣瀛海書》:“取古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調和其血氣。”
-
7
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成語拼音:
-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
- 成語解釋: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8
嚴于責己,寬以待人
- 成語拼音:
-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成語出處:
- 《憶鄧拓·鄧拓和人民日報》:“老鄧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主動承擔責任,不使別的同志感到壓力。”
-
9
嚴陣以待
- 成語拼音:
- yán zhèn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
10
嚴詞拒絕
- 成語拼音:
- yán cí jù jué
- 成語解釋:
- 用嚴厲的話加以拒絕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同時老段又借題發揮,要求黎元洪總統解散國會,黎嚴詞拒絕之。”
-
11
嚴父慈母
- 成語拼音:
- yán fù cí mǔ
- 成語解釋:
- 嚴:嚴格;慈:慈愛。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
- 成語出處:
- 晉·夏侯湛《昆弟誥》:“納誨于嚴父慈母。”
-
12
嚴家餓隸
- 成語拼音:
- yán jiā è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拘謹的書法風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 成語出處:
- 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
13
嚴氣正性
- 成語拼音:
- yán qì zhèng xìng
- 成語解釋:
- 氣:脾氣;性:性格。性格剛直,毫不茍且。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孔融傳論》:“夫嚴氣正性,覆折而已。”
-
14
嚴師出高徒
- 成語拼音:
- yán shī chū gāo tú
- 成語解釋:
- 嚴:嚴厲,嚴格。嚴格的師傅才能培養出手藝高強的徒弟
- 成語出處:
-
15
嚴絲合縫
- 成語拼音:
- yán sī hé fèng
- 成語解釋:
- 指縫隙嚴密閉合。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出來。”
-
16
嚴師畏友
- 成語拼音:
- yán shī wèi yǒu
- 成語解釋:
- 畏友:令人敬畏的好友。嚴厲的師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渭南文集》第27卷:“使人苦居嚴師畏友之間,不敢萌一毫不善意。”
-
17
嚴懲不貸
- 成語拼音:
- yán chéng bù dài
- 成語解釋:
- 懲:處罰;懲處;貸:寬恕。嚴厲懲辦;決不寬容。
- 成語出處: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有或違者,必罰不貸。”
* 第一個字是嚴的成語,嚴字開頭的成語,嚴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