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開頭的成語 (40個)
-
1
倒懸之苦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kǔ
- 成語解釋: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 成語出處:
- 《元史 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
-
2
倒持干戈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gàn gē
- 成語解釋:
- 猶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何進傳》:“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
-
3
倒持太阿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tai ā
- 成語解釋:
- 見“倒持泰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陳夷行傳》:“自三數年來,奸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鱒柄。”
-
4
倒果為因
- 成語拼音:
- dào guǒ wéi yīn
- 成語解釋:
- 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 成語出處: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
-
5
倒懸之危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成語出處: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6
倒持戈矛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gē máo
- 成語解釋: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陸贄傳》:“舍此不務而反為所乘,斯謂倒持戈矛,以鱒授寇者也。”
-
7
倒持手板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shǒu bǎn
- 成語解釋:
- 見“倒執手版”。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林卿韻》詞:“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還政事堂。”
-
8
倒打一瓦
- 成語拼音:
- dǎo dǎ yī wǎ
- 成語解釋:
- 猶言倒打一耙。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七:“先生并沒說什么呀,你別先倒打一瓦!”
-
9
倒戈棄甲
- 成語拼音:
- dǎo gē qì jiǎ
- 成語解釋:
- 倒:顛倒,翻轉;棄:拋棄。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汝若上識天時,下窮人事,倒戈棄甲,束手歸命,猶不廟絕血食。”
-
10
倒海翻江
- 成語拼音: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屋。”
-
11
倒海移山
- 成語拼音:
- dǎo hǎi yí shān
- 成語解釋:
- 倒:顛倒,翻轉。翻轉大海,移動山岳。指氣勢或力量洪大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飛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
12
倒戢干戈
- 成語拼音:
- dǎo jí gàn gē
- 成語解釋:
- 見“倒載干戈”。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二》:“偃革為軒,倒戢干戈,示不復用兵。”
-
13
倒廩傾囷
- 成語拼音:
- dǎo lǐn qīng fèng
- 成語解釋:
- 傾倒出糧倉中全部儲藏。比喻罄其所有、盡其所知。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囷,羅列而進也。”
-
14
倒篋傾筐
- 成語拼音:
- dǎo qiè qīng ku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傾其所有。
- 成語出處:
- 清 劉大櫆《贈資政大夫吳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責券,茍有利于人,倒篋傾筐恐后也。”
-
15
倒四顛三
- 成語拼音:
- dǎo sì diān sān
- 成語解釋:
- 顛:顛倒。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3回:“來呵!到明日,只弄得倒四顛三,一個黑沙,也是不值。”
-
16
倒屣而迎
- 成語拼音:
- dào xǐ ér yíng
- 成語解釋:
-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謁之,李倒屣而迎。”
-
17
倒屣迎賓
- 成語拼音:
- dào xǐ yíng bīn
- 成語解釋:
-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
-
18
倒懸之患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而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
-
19
倒懸之急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20
倒載干戈
- 成語拼音:
- dào zài gān gē
- 成語解釋: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第一個字是倒的成語,倒字開頭的成語,倒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