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開頭的成語 (13個)
-
1
墻里開花墻外香
- 成語拼音:
-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做出了成績,內部還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績不受本部門重視,卻為其他部門賞識
- 成語出處:
- 海巖《死于青春》:“墻里開花墻外香,都這樣兒,不做就算了。”
-
2
墻面而立
- 成語拼音:
- qiáng miàn ér lì
- 成語解釋:
- 面對墻壁對立。形容目光短淺。亦作“面墻而立”。
- 成語出處:
- 《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
3
墻花路草
- 成語拼音:
- qiáng huā lù cǎo
- 成語解釋:
- 見“墻花路柳”。
- 成語出處:
- 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墻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墻花路草。”
-
4
墻花路柳
- 成語拼音:
- qiáng huā lù liǔ
- 成語解釋:
- 喻娼妓。
- 成語出處:
- 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流。恩情怎比,墻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
-
5
墻頭馬上
- 成語拼音:
- qiáng tóu mǎ shàng
- 成語解釋:
- 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
6
墻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墻有耳”。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 小雅 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
7
墻風壁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fēng bì ěr
- 成語解釋:
- 墻透風,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 成語出處:
-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逮捕》:“你想墻風壁耳,萬一傳了出去,說我窩藏徐錫麟的黨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
8
墻有縫,壁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墻外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容易泄漏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罵他不打緊,墻有縫,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
9
墻倒眾人推
- 成語拼音:
-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 成語解釋:
- 墻已經倒了;大家還要再推一把。比喻當一個人失勢時;大家都攻擊他。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罷了!好奶奶們,‘墻倒眾人推’,那趙姨娘原有些顛倒。”
-
10
墻高基下
- 成語拼音:
- qiáng gāo jī xià
- 成語解釋:
- 喻名位雖高而才德低下。
- 成語出處:
- 《北史·序傳·李僧伽》:“時鄭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適道,文勝其質,郭林宗所謂墻高基下,雖得必喪,此之徒也。’”
-
11
墻上泥皮
- 成語拼音:
- qiáng shàng ní pí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用或低賤的附屬物,也比喻妾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墻上泥皮。”
-
12
墻頭草
- 成語拼音:
- qiáng tóu c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主見的人、順風倒的人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3章:“一個人為國家要寧折不彎,別做墻頭草。”
-
13
墻外漢
- 成語拼音:
- qiáng wài hàn
- 成語解釋:
- 指非局中之人,不屬于某專業或不專于某門知識或藝術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慕容垂歌辭》:“我身分自當,枉殺墻外漢。”
* 第一個字是墻的成語,墻字開頭的成語,墻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