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開頭的成語 (25個)
-
1
握發吐餐
- 成語拼音:
- wò fà tǔ cān
- 成語解釋:
- 握發:握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何承天《宋鼓吹饒歌·思悲公篇》:“萬國康,猶弗已。握發吐餐,下群士。惟我君,繼殷周。”
-
2
握素懷鉛
- 成語拼音:
- wò sù huái qiān
- 成語解釋:
- 猶言握鉛抱槧。
- 成語出處:
- 《北史·儒林傳序》:“握素懷鉛,重席解頤之士,間出于朝廷。”
-
3
握手極歡
- 成語拼音:
- wò shǒu jí huān
- 成語解釋:
- 握手談笑。形容親熱友好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
4
握發吐哺
- 成語拼音:
- wò fā tǔ bǔ
- 成語解釋:
-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后因以“握發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
- 成語出處:
-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
5
握素披黃
- 成語拼音:
- wò sù pī huá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握鉛抱槧。素,白絹,古代用以書寫。黃,雌黃,古代用以校點書籍。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握素披黃,吟道詠德,苦辛無益者如日蝕,逸樂名利者如秋荼。”
-
6
握霧拿云
- 成語拼音:
- wò wù ná yún
- 成語解釋:
- 拿云:能上云霄。駕馭云霧。形容善于掌握戎機,本領高強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一折:“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拿云手。”
-
7
握云拿霧
- 成語拼音:
- wò yún ná wù
- 成語解釋:
- 見“握霧拏云”。
- 成語出處:
-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則你那龍韜虎略人難賽,握云拿霧施兵策,排兵布陣添精彩。”
-
8
握沐吐餐
- 成語拼音:
- wò mù tǔ cān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張玄素傳》:“周公資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周公之人哉!”
-
9
握拳透掌
- 成語拼音:
- wò quán tòu zhǎng
- 成語解釋:
- 見“握拳透爪”。
- 成語出處:
- 《晉書·卞壺傳》:“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
10
握拳透爪
- 成語拼音:
- wò quán tòu zhǎo
- 成語解釋:
- 爪:指甲。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晉書 卞壺傳》:“卞壺拒蘇峻,父子戰死。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
11
握粟出卜
- 成語拼音:
- wò sù chū bo
- 成語解釋:
- 《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后用以指祈求神明護佑,去兇賜吉。
- 成語出處:
- 《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
-
12
握手言歡
- 成語拼音:
- wò shǒu yán huān
- 成語解釋:
- 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
13
握圖臨宇
- 成語拼音:
- wò tú lín yǔ
- 成語解釋:
- 圖:圖籍;宇:天下。掌握全國地圖,君臨天下。比喻擁有全國政權
- 成語出處:
- 《魏書·崔楷傳》:“伏惟皇魏握圖臨宇,總契裁極,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
14
握瑜懷瑾
- 成語拼音:
- wò yú huái jǐ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
15
握瑜懷玉
- 成語拼音:
- wò yú huái yù
- 成語解釋:
- 瑜:美玉。懷藏有美玉。比喻富有文學才能。
- 成語出處:
- 《南史·劉虬傳》:“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鄉而嘆息。”
-
16
握雨攜云
- 成語拼音:
- wò yǔ xié yún
- 成語解釋: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后以“握雨攜云”指男女歡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17
握云攜雨
- 成語拼音:
- wò yún xié yǔ
- 成語解釋:
- 比喻男女歡合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二折:“都則為春心蕩,也只想握云攜雨,誰承望惹禍遭殃。”
-
18
握風捕影
- 成語拼音:
- wò fēng bǔ yǐ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捕風捉影。
- 成語出處:
- 漢·牟融《理惑論》第一卷:“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風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
19
握鉤伸鐵
- 成語拼音:
- wò gōu shēn tiě
- 成語解釋:
- 伸:伸直。把鉤伸直,絞鐵成索。形容力大
- 成語出處:
- 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并序》:“夫桀、紂之君,握鉤伸鐵,撫梁易柱,手格熊羆,走及虎兕,力甚也。”
-
20
握綱提領
- 成語拼音:
- wò gāng tí lǐng
- 成語解釋:
-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領或簡明扼要地把內容提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晉·潘尼《答傅咸》詩:“忽荷略紐,握綱提領;矯矯貞臣,惟國之屏。”
* 第一個字是握的成語,握字開頭的成語,握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