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握的成語 (14個)
-
1
抱瑜握瑾
- 成語拼音:
- bào yú wò jǐn
- 成語解釋:
- 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 成語出處:
- 明·徐獻忠《唐詩品》:“朔氣縱橫,壯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閭巷之間。”
-
2
抱玉握珠
- 成語拼音:
- bào yù wò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滿腹經綸,富有才學。
- 成語出處:
- 語出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
3
持籌握算
- 成語拼音:
- chí chóu wò suàn
- 成語解釋:
- 原指籌劃,后稱管理財務。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云蘿公主》:“婦持籌握算,日致豐盈,可棄仰成而已。”
-
4
蹈機握杼
- 成語拼音:
- dǎo jī wò zhù
- 成語解釋:
- 腳踩布機,手握筘梭。比喻掌握著事物發展變化的樞鍵。
- 成語出處:
- 漢·徐幹《中論·爵祿》:“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圣人蹈機握杼,織成天地之化,使萬物順焉。”
-
5
懷觚握槧
- 成語拼音:
- huái gū wò qiàn
- 成語解釋:
- 見“懷鉛提槧”。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第一序》:“海內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軍,祝延者漎萃。”
-
6
懷黃握白
- 成語拼音:
- huái huáng wò bái
- 成語解釋:
- 謂攜帶著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勉學》:“于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
7
懷瑾握瑜
- 成語拼音:
- huái jǐn wò yú
- 成語解釋:
- 瑾、瑜:美玉。懷里揣著瑾;手里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
8
懷鉛握槧
- 成語拼音:
- huái qiān wò qiàn
- 成語解釋:
- 見“懷鉛提槧”。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畿《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懷鉛握槧之客,何嘗不征求異說,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傳諸不朽。”
-
9
懷鉛握素
- 成語拼音:
- huái qiān wò sù
- 成語解釋:
- 鉛:石墨筆。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便宜選陳農之才,采河間之闕,懷鉛握素,汗簡殺青。”
-
10
拏云握霧
- 成語拼音:
- kāi yún wò w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人施展手段。
- 成語出處:
- 《宣和遺事》前集:“姓李名做師師……兩只手,偏會拏云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
11
拿云握霧
- 成語拼音:
- ná yún wò w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待人處世會耍手段。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
-
12
吐哺握發
- 成語拼音:
- tǔ bǔ wò fà
- 成語解釋:
- 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發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
13
吐食握發
- 成語拼音:
- tǔ shí wò fā
- 成語解釋:
- 同“吐哺握發”。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雖筆不集札,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發。”
-
14
攜云握雨
- 成語拼音:
- xié yún wò yǔ
- 成語解釋:
- 謂男女歡合。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傳言送語,看明日攜云握雨。”
* 第三個字是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