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開頭的成語 (31個)
-
1
草草了事
- 成語拼音:
- cǎo cǎo liǎo shì
- 成語解釋:
- 草草:草率;馬虎;了:了結;結束。草率地把事結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答焦漪園書》:“為友人寫《心經》畢,尚余一幅,遂續墨而填之,以還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娛。”
-
2
草草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苦斗》:“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么?”
-
3
草草率率
- 成語拼音:
- cǎo cǎo shuài shuài
- 成語解釋:
- 指人做事馬虎,不細致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她于是就草草率率收拾起一個出門的提包,準備第二天動身。”
-
4
草菅人命
- 成語拼音: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成語解釋: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5
草芥人命
- 成語拼音:
- cǎo jiè rén mìng
- 成語解釋:
- 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同“草菅人命”。
- 成語出處:
- 明 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里間矣。”
-
6
草率將事
- 成語拼音:
- cǎo lǜ jiāng shì
- 成語解釋:
- 見“草率從事”。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葉圣陶文集〉自序》:“雖說不愿意十分撤爛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將事’產毛病總不能免。”
-
7
草莽英雄
- 成語拼音:
-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 成語出處: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8
草率了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liǎo shì
- 成語解釋:
- 了:了結,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 成語出處:
- 豐子愷《夢耶真耶》:“當時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
9
草薙禽狝
- 成語拼音:
- cǎo tì qín xiǎn
- 成語解釋:
- 薙:除草;狝:殺戮。像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無所顧惜。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
10
草靡風行
- 成語拼音:
- cǎo mí fē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見“風行草偃”。
- 成語出處:
-
11
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
12
草率從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 新唐書本紀書法》:“明初修史時,即據其成文編入,不復彼此互訂,以歸畫一,亦可見其草率從事也。”
-
13
草率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馬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工作,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要‘草率收兵’。”
-
14
草率行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形容辦事不認真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鎮壓反革命必須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務必糾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
15
草澤英雄
- 成語拼音:
- cǎo zé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草澤: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軍首領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便是有才如李淵,尚且不容于朝廷,那草澤英雄,誰人鑒賞?”
-
16
草間求活
- 成語拼音:
- cǎo jiān qiú huó
- 成語解釋:
- 草間: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馬馬虎虎活下去。
- 成語出處:
- 《晉書 周顗傳》:“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
17
草廬三顧
- 成語拼音:
- cǎo lú sān gù
- 成語解釋:
- 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18
草木俱朽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ù xiǔ
- 成語解釋:
- 象草木一樣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
19
草木榮枯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róng kū
- 成語解釋:
- 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成語出處:
- 《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
20
草木愚夫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yú fū
- 成語解釋: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么天時人事。”
* 第一個字是草的成語,草字開頭的成語,草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