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開頭的成語 (31個)
-
1
調嘴調舌
- 成語拼音:
- diào zuǐ diào shé
- 成語解釋:
- 見“調嘴弄舌”。
- 成語出處:
- 《金瓶梅詞話》第四八回:“打的經濟鯽魚般跳。罵道:‘怪短命!誰和你那等調嘴調舌的!”
-
2
調嘴弄舌
- 成語拼音:
- tiáo zuǐ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調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
3
調唇弄舌
- 成語拼音:
- diào chún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見“調唇弄舌”。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況在私衙中,料中外人來往,恣意調唇弄舌。”
-
4
調舌弄唇
- 成語拼音:
- diào shé nòng chún
- 成語解釋:
- 猶言調唇弄舌。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唇。對天修合方真藥圣,揭榜入宮庭。”
-
5
調和陰陽
- 成語拼音:
- diào hé yīn yáng
- 成語解釋:
- 謂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 成語出處:
- 《漢書·貢禹傳》:“調和陰陽,陶治萬物,化正天下,易于決流抑隊。”
-
6
調理陰陽
- 成語拼音:
- diào lǐ yīn yáng
- 成語解釋:
- 猶言調和陰陽。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
7
調三惑四
- 成語拼音:
- diào sān huò sì
- 成語解釋:
- 見“調三斡四”。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調三惑四。”
-
8
調絲品竹
- 成語拼音:
- diào sī pǐn zhú
- 成語解釋:
- 吹彈樂器。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紫簫記·假駿》:“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策追鋒,還推老手。”
-
9
調弦品竹
- 成語拼音:
- diào xián pǐn zhú
- 成語解釋:
- 吹奏樂器。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一折:“只聽的調弦品竹,甚的是論道經邦。”亦作“調絲品竹”、“調絲弄竹”、“調弦弄管”。
- 成語出處:
- 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一折:“只聽的調弦品竹,甚的是論道經邦。”
-
10
調朱傅粉
- 成語拼音:
- diào zhū fù fěn
- 成語解釋:
- 調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飾。
- 成語出處:
- 裘廷梁《倫白話為維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棟,效顰以為工,學步以為巧,調朱傅粉以為妍,使以白話譯之,外美既去,陋質悉呈,好古之士,將駭而走耳。”
-
11
調和鼎鼐
- 成語拼音:
- tiáo hé dǐng nài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
12
調劑鹽梅
- 成語拼音:
- tiáo jì yán méi
- 成語解釋:
- 調劑:調整使洽宜;鹽梅:咸味和酸味。比喻協調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指調解家庭糾紛
- 成語出處:
- 《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
13
調絲弄竹
- 成語拼音:
- tiáo sī nòng zhú
- 成語解釋:
- 絲:弦樂器;竹:管樂器。彈撥吹奏樂器
- 成語出處:
- 元·湯式《贈人》:“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
14
調弦弄管
- 成語拼音:
- tiáo xián nòng guǎn
- 成語解釋:
- 弦:弦樂器;管:管樂器。彈撥吹奏樂器
- 成語出處:
- 明·楊柔勝《玉環記·玉簫嘆懷》:“調弦弄管,持觴舉杯;吟風詠月,朝東暮西。”
-
15
調嘴學舌
- 成語拼音:
- tiáo zuǐ xué shé
- 成語解釋:
- 調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
16
調兵遣將
- 成語拼音: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成語解釋: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17
調詞架訟
- 成語拼音:
- diào cí jià sòng
- 成語解釋:
- 調唆他人訴訟。
- 成語出處:
- 孫梨《白洋淀紀事·鐘》:“尼姑在社會上并沒有特殊地位,可是因為她是林德貴的知己,她竟能調詞架訟,成了村里政治舞臺上的要人。”
-
18
調度征求
- 成語拼音:
- diào dù zhēng qiú
- 成語解釋:
- 調度:征斂賦稅;征求:征斂需索。指征斂賦稅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桓帝紀》:“其令大司農絕今歲調度征求,及前年所調未畢者,勿復收責。”
-
19
調虎離窠
- 成語拼音:
- diào hǔ lí kē
- 成語解釋:
- 調:調動,引誘;窠:動物的巢穴。比喻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隊人馬,徑抵應昌城外安營。此是劉軍師這調虎離窠之計。”
-
20
調三斡四
- 成語拼音:
- diào sān wò sì
- 成語解釋:
- 挑撥是非。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齒,調三斡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
* 第一個字是調的成語,調字開頭的成語,調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