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開頭的成語 (12個)
-
1
陽春有腳
- 成語拼音:
- yáng chūn yǒu jiǎo
- 成語解釋:
- 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
2
陽春白雪
- 成語拼音: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成語解釋: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
3
陽九百六
- 成語拼音:
- yáng jiǔ bǎi liù
- 成語解釋:
-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
4
陽九之厄
- 成語拼音:
- yáng jiǔ zhī è
- 成語解釋:
-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厄:災難。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
5
陽九之會
- 成語拼音:
- yáng jiǔ zhī huì
- 成語解釋:
-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陽九之會,清除群穢,廣舉賢士,此誠虛心垂慮,將興至治也。”
-
6
陽臺云雨
- 成語拼音:
- yáng tái yún yǔ
- 成語解釋:
- 陽臺:神話中的臺名。指男女合歡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7
陽關三迭
- 成語拼音: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成語解釋:
-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后也比喻離別。
- 成語出處:
- 唐 王維《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8
陽煦山立
- 成語拼音:
- yáng xù shān lì
- 成語解釋:
- 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山岳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 成語出處: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顏貌類》:“王君陽煦山立,宗廟器也。”
-
9
陽奉陰違
- 成語拼音: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成語解釋:
- 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 成語出處:
- 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
-
10
陽關大道
- 成語拼音:
- yáng guān dà dào
- 成語解釋:
-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市南。原指經過陽關通往西域的官道。后泛指通過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辦法。
- 成語出處:
- 唐 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
11
陽解陰毒
- 成語拼音:
- yáng jiě yīn dú
- 成語解釋:
- 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答來書》:“蓋彼皆君子路上人,決無有匿怨友人,陽解陰毒之事。”
-
12
陽儒陰釋
- 成語拼音:
- yáng rú yīn shì
- 成語解釋:
- 儒:儒家;釋:佛家。表面是儒家,骨子里是佛家
- 成語出處:
-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復盛時代》:“祗及黃震與顧炎武,名為揚宋抑漢,實則歸心禪學,與其所著《書林揚觶》,皆陽儒陰釋,不可為訓。”
* 第一個字是陽的成語,陽字開頭的成語,陽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