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字結尾的成語 (49個)
-
1
鈞天之樂
- 成語拼音:
- jūn tiān zhī yuè
- 成語解釋:
- 鈞天:古代神話傳說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 成語出處:
- 《異聞錄·韋安道》:“行百許步,復有大殿,上陳廣筵重樂,羅列樽俎,九奏萬舞,若鈞天之樂。”
-
2
鈞天廣樂
- 成語拼音:
- jūn tiān guǎng yuè
- 成語解釋:
- 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 成語出處:
- 漢 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
3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
- 成語解釋: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4
先憂后樂
- 成語拼音:
- xiān yōu hòu lè
- 成語解釋:
-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5
及時行樂
- 成語拼音:
- jí shí xíng lè
- 成語解釋:
- 及時:抓緊時機。抓緊時機尋歡作樂。
- 成語出處:
-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
-
6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 成語拼音: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 成語解釋:
- 憂患:患難。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
-
7
貪歡逐樂
- 成語拼音:
- tān huān zhú lè
- 成語解釋:
- 逐:追逐。無休止尋歡作樂。形容生活放蕩腐化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貪歡逐樂無時歇,打論摴蒲更不休。”
-
8
天倫之樂
- 成語拼音:
- tiān lún zhī lè
- 成語解釋:
- 家人歡聚一堂;親密友愛的樂趣。天倫:指父子、兄弟、夫妻等親屬關系。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
9
為善最樂
- 成語拼音:
- wéi shàn zuì lè
- 成語解釋:
- 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常用為勸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
10
與民同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l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
11
與民偕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xié lè
- 成語解釋:
- 君王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
-
12
鞅鞅不樂
- 成語拼音:
- yāng yāng bù lè
- 成語解釋:
- 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鞅,通“怏”。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會稽蕭山民女也……年稍長,議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幣,照鞅鞅不樂。”
-
13
鐘鼓之樂
- 成語拼音:
- zhōng gǔ zhī yuè
- 成語解釋:
- 鐘鼓;鐘與鼓,樂器。指鐘鼓一類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論時政疏》:“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
-
14
追歡作樂
- 成語拼音:
- zhuī huān zuò lè
- 成語解釋:
- 見“追歡取樂”。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
-
15
知魚之樂
- 成語拼音:
- zhī yú zhī lè
- 成語解釋:
- 樂:歡樂。比喻善于體會物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莊子曰:‘盆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16
知足常樂
- 成語拼音:
- zhī zú cháng lè
- 成語解釋:
-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于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17
不改其樂
- 成語拼音:
- bù gǎi qí lè
- 成語解釋:
- 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于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 成語出處:
-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出不改其樂。”
-
18
富貴安樂
- 成語拼音:
- fù guì ān lè
- 成語解釋:
- 指富裕而有顯貴的地位,過著安寧快樂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今日富貴安樂,從何而來?早晚將些金銀,可使人親到鄆城縣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緊的事務。”
-
19
忽忽不樂
- 成語拼音:
- hū hū bù lè
- 成語解釋:
- 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史記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
20
舉酒作樂
- 成語拼音:
- jǔ jiǔ zuò yuè
- 成語解釋:
- 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然傳》:“然既獻捷,群臣上賀,權乃舉酒作樂。”
* 最后一個字是樂的成語,樂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