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字結尾的成語 (9個)
-
1
以刑致刑
- 成語拼音:
- yǐ xíng zhì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對重罪施以輕刑,則罪犯無所畏懼,其結果將導致不斷用刑。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靳令》:“罪重刑輕,刑至事生,此謂以刑致刑,其國必削。”又《去強》:“以刑致刑,國治。”《韓非子·飭令》:“罪重而刑輕,刑輕而則事生,此謂以刑致刑,其國必削。”
-
2
以刑去刑
- 成語拼音:
- yǐ xíng qù xíng
- 成語解釋:
- 用刑罰遏止刑罰,意謂從重量刑,使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靳令》:“行罰,重其輕者,輕其重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輕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韓非子·飭令篇》無,是其證。”又《去強》:“以刑去刑,國治。”
-
3
以刑止刑
- 成語拼音:
- yǐ xíng zhǐ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以刑去刑。
- 成語出處:
- 《周書·武帝紀下》:“以刑止刑,世輕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
4
撲作教刑
- 成語拼音:
- pū zuò jiào xíng
- 成語解釋:
- 撲:古代刑具;教刑:教學中對學生的體罰。用撲作責罰學生的工具
- 成語出處:
- 《尚書·舜典》:“象以典型,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
-
5
刑期無刑
- 成語拼音:
- xíng qī wú xíng
- 成語解釋: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成語出處: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6
明正典刑
- 成語拼音:
-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 成語解釋: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成語出處:
- 宋 呂頤浩《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當明正典刑;如委實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閑退。”
-
7
諱兵畏刑
- 成語拼音:
- huì bīng wèi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慎于用兵和用刑。
- 成語出處:
- 宋·張耒《大禮慶成賦》:“諱兵畏刑,后貨食兮。政有損易,茲不易兮。”
-
8
決獄斷刑
- 成語拼音:
- jué yù duàn xíng
- 成語解釋:
- 決:判決;獄:訟事;斷:決斷,判斷。審理訴訟,判定刑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躬傳》:“躬家世掌法,務在寬平,及典理官,決獄斷刑,多依矜恕,乃條諸重文可以輕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
9
僭賞濫刑
- 成語拼音:
- jiàn shǎng làn xíng
- 成語解釋:
- 賞的不是有功的人,罰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賞罰不當。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
* 最后一個字是刑的成語,刑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