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字結尾的成語 (9個)
-
1
獨坐窮山,放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dú zuò qióng shān,fàng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成語出處:
- 晉·常璩《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
2
獨坐窮山,引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3回:“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3
引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yǐn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4
引狼自衛
- 成語拼音:
- yǐn láng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猶言引虎自衛。
- 成語出處:
-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自衛之喻。”
-
5
放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fàng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
- 成語出處:
- 晉 常璩《華陽國志 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
6
炊粱跨衛
- 成語拼音:
- chuī liáng kuà wèi
- 成語解釋:
- 用高粱做飯,騎驢子代步。形容簡樸的生活。衛,驢的別名。
- 成語出處:
- 清·鈕琇《觚剩·蔣山傭》:“[顧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輿,而炊粱跨衛,乃此身安處也。’”
-
7
富比陶衛
- 成語拼音:
- fù bǐ táo wèi
- 成語解釋:
- 陶:陶朱公,春秋越國大夫范蠡;衛: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裂地定封,富比陶衛。”
-
8
官官相衛
- 成語拼音:
- guān guān xiāng wèi
- 成語解釋:
- 見“官官相為”。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七:“老秦覺著這一下不只惹了禍,又連累了鄰居。他以為自古‘官官相衛’,老楊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說,馬上就不得了。”
-
9
首尾相衛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wèi
- 成語解釋:
- 喻互相援救。
- 成語出處:
- 《晉書·溫嶠傳》:“至于首啟戎行,不敢有辭,仆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尾相衛,又唇齒之喻也。”
* 最后一個字是衛的成語,衛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