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衛的成語 (7個)
-
1
精衛填海
- 成語拼音: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成語解釋:
-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后用來比喻不畏困難;意志堅決。
- 成語出處:
- 晉 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
2
魯衛之政
- 成語拼音:
- lǔ wèi zh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
3
沒衛飲羽
- 成語拼音:
- méi wèi yǐn yǔ
- 成語解釋:
- 謂連箭的翎都射沒在物體中。極言射力之大。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儒增》:“儒書之言楚熊渠子、養由基、李廣射寢石,矢沒衛飲羽者,皆增之也。”
-
4
鄭衛桑間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 成語解釋:
- 鄭衛:春秋時鄭、衛二國;桑間:在濮水之上。指淫穢的亡國之音
- 成語出處:
- 秦·李斯《上書秦始皇》:“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
5
鄭衛之曲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zhī qǔ
- 成語解釋:
- 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臣聞秦王好淫聲,華陽后為之不聽鄭衛之曲。”
-
6
鄭衛之聲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新序·雜事》:“寡人今日聽鄭衛之聲,嘔吟感傷,揚激楚之遺風。”
-
7
鄭衛之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于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 第二個字是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