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字結尾的成語 (12個)
-
1
肅然起敬
- 成語拼音:
- sù rán qǐ j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尊敬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愿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
2
必恭必敬
- 成語拼音:
- bì gōng bì jìng
- 成語解釋:
- 必:一定;十分;恭:有禮貌;敬:尊敬;有禮貌地對待。形容態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也作“畢恭畢敬”。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
3
恭恭敬敬
- 成語拼音:
-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對尊長貴賓謙恭而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3卷:“安住見說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個喏。”
-
4
竦然起敬
- 成語拼音:
- sǒng rán qǐ jìng
- 成語解釋:
- 竦然:肅敬的樣子;起敬:產生尊敬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其為人忠誠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竦然起敬。”
-
5
肅然生敬
- 成語拼音:
- sù rán shē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同“肅然起敬”。
- 成語出處:
-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魯直專學子美,然子美詩讀之使人凜然興起,肅然生敬。”
-
6
畢恭畢敬
- 成語拼音:
- bì gōng bì j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軍長為李玉堂,一山東大漢,抵軍部時,在門外相迎,畢恭畢敬。”
-
7
奉申賀敬
- 成語拼音:
- fèng shēn hè jìng
- 成語解釋:
- 送禮單上的套語,以表達敬賀之意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則割三頭兩省之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幾個衙門。”
-
8
梁孟相敬
- 成語拼音:
-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 成語解釋:
- 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相互敬愛。后泛指夫婦相敬。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
9
令人起敬
- 成語拼音:
- lìng rén qǐ jìng
- 成語解釋:
- 使人產生敬意。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跋趙中丞行實》:“趙公之孝謹醇篤,雖古人猶難之,三復其書,令人起敬。”
-
10
安詳恭敬
- 成語拼音:
- ān xiáng gō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安靜、細心、謙恭、敬重,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小說 嘉言》:“教育小兒,先要安詳恭敬。”
-
11
杯茗之敬
- 成語拼音:
- bēi míng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請人飲宴的謙辭。
- 成語出處:
- 《鏡花緣》第十一回:“吳之和對唐敖、多九公道:‘二位大賢由天朝至此,小子誼屬地主,意欲略展杯茗之敬,少敘片時,不知可肯枉駕?’”
-
12
杯水之敬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zhī jì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杯水之謝。
- 成語出處:
- 《歧路燈》第三八回:“孔耘軒道:‘小婿業師惠人老,原是弟說成的,今上學已經兩月,弟尚無杯水之敬,所以(備筵)并請三位陪光。’”
* 最后一個字是敬的成語,敬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