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結尾的成語 (34個)
-
1
棄本求末
- 成語拼音:
- qì běn qiú mò
- 成語解釋:
- 見“棄本逐末”。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答鄧鹿耕書》:“惟小人棄本求末,不務修德,止求吉葬。”
-
2
背本就末
- 成語拼音:
- bèi běn jiù mò
- 成語解釋:
- 指背離根本,追逐末節。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呂凱傳》:“何期臣仆吳越,背本就末乎?”
-
3
背本趨末
- 成語拼音:
- bèi běn qū mò
- 成語解釋:
- 古代常以農業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時民近戰國,皆背本趨末。”
-
4
封胡羯末
- 成語拼音:
- fēng hú jié mò
- 成語解釋:
- 《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謝道韞)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有阿大(謝尚)、中郎(謝據);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謂謝韶,胡謂謝朗,羯謂謝玄末謂謝川,皆小字也。”南朝宋
- 成語出處:
- 《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謝道韞)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有阿大(謝尚)、中郎(謝據);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5
捐本逐末
- 成語拼音:
- juān běn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捐:拋棄;逐:追逐。指拋棄根本,追求末節
- 成語出處:
- 《北史 李諤傳》:“捐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
6
舍本事末
- 成語拼音:
- shě běn shì mò
- 成語解釋:
- 舍:舍棄;事:從事。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
7
降本流末
- 成語拼音:
- jiàng běn liú mò
- 成語解釋:
- 猶言舍本逐末。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序》:“人才則由實而虛,文教則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趨弊者矣!”
-
8
離本趣末
- 成語拼音:
- lí běn qū mò
- 成語解釋: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成語出處:
- 漢 徐幹《中論 考偽》:“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離本趣末,事以偽成。”
-
9
離本依末
- 成語拼音:
- lí běn yī mò
- 成語解釋:
- 見“離本趣末”。
- 成語出處:
- 《晉書·刑法志》:“然而律文煩廣,事比眾多,離本依末。”
-
10
去本就末
- 成語拼音:
- qù běn jiù mò
- 成語解釋:
- 謂棄農經商。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郡國輻湊,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
11
去本趨末
- 成語拼音:
- qù běn qū mò
- 成語解釋:
- 見“去本就末”。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高誘注:“……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
-
12
棄本逐末
- 成語拼音:
- qì běn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它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 成語出處:
- 《漢書 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
13
舍本從末
- 成語拼音:
- shě běn cóng mò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布施,豈不是舍本從末的癡漢!”
-
14
舍本求末
- 成語拼音:
- shě běn qiú mò
- 成語解釋:
- 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 成語出處:
- 《關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無時得源。舍本求末,無時得本。”
-
15
損本逐末
- 成語拼音:
- sǔn běn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猶舍本逐末。謂拋棄根本,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 成語出處:
- 《隋書 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圣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
16
尋流逐末
- 成語拼音:
- xún liú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猶舍本求末。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呂伯恭書》:“因悟向來涵養功夫全少,而講話又多強探,必取尋流逐末之弊,推類以求,眾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
17
崇本抑末
- 成語拼音:
- chóng běn yì mò
- 成語解釋:
- 注重根本,輕視枝末。古代“本”多指農業,“末”多指工商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務農重谷。”
-
18
封胡遏末
- 成語拼音:
- fēng hú è mò
- 成語解釋:
- 比喻優秀子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19
進本退末
- 成語拼音:
- jìn běn tuì mò
- 成語解釋: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
20
離本徼末
- 成語拼音:
- lí běn jiǎo mò
- 成語解釋:
- 猶言舍本逐末。
- 成語出處:
- 《漢書·嚴安傳》:“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
* 最后一個字是末的成語,末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