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字結尾的成語 (42個)
-
1
三茶六禮
- 成語拼音:
- sān chá liù lǐ
- 成語解釋:
- 猶言明媒正娶。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六禮,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儀式。參閱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 士昏禮》。
- 成語出處:
- 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六禮,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儀式。參閱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士昏禮》。
-
2
傲慢少禮
- 成語拼音:
- ào màn shǎo lǐ
- 成語解釋:
-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3回:“自襄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
3
傲慢無禮
- 成語拼音:
- ào màn wú lǐ
- 成語解釋:
- 指態度傲慢,不講禮貌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
4
知書知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zhī lǐ
- 成語解釋:
- 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明·高明《琵琶記·牛氏規奴》:“更羨他知書知禮,是一個不趨蹌的秀才。”
-
5
知文達禮
- 成語拼音:
- zhī wén dá lǐ
- 成語解釋:
- 達:懂得。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你既這等知文達禮,曉得敬重我……便饒你性命。”
-
6
晨參暮禮
- 成語拼音:
- chén cān mù lǐ
- 成語解釋:
- 早晚參拜。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從今日起,那有心彈琴講書,只索每日晨參暮禮,將此香囊供養者。”
-
7
分庭伉禮
- 成語拼音:
- fēn tíng kàng lǐ
- 成語解釋:
- 見“分庭抗禮”。
- 成語出處:
-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8
繁文縟禮
- 成語拼音:
- fán wén rù lǐ
- 成語解釋:
- 繁:雜而多;文:儀式;縟:繁重。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余的事項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謁清宮,朝太廟,繁文縟禮,予心懵然。”
-
9
煩文縟禮
- 成語拼音:
- fán wén rù lǐ
- 成語解釋:
- 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
- 成語出處:
- 《朱子語類》卷二四:“秦之所謂損益,亦見得周末許多煩文縟禮如此,故直要損其太過,益其欠處,只是損益得太甚。”
-
10
倨傲無禮
- 成語拼音:
- jù ào wú lǐ
- 成語解釋:
- 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對人沒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8回:“且說唐玄宗因內監馮神威奏言安祿山不迎接詔書,倨傲無禮,心中甚怒。”
-
11
慢條廝禮
- 成語拼音:
- màn tiáo sī lǐ
- 成語解釋:
- 見“慢條斯理”。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那春梅只顧不進房來,叫了半日,才慢條廝禮,推開房門進來。”
-
12
慢條絲禮
- 成語拼音:
- màn tiáo sī lǐ
- 成語解釋:
- 見“慢條斯理”。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你問他,我去時還在廚房里雌著,等他慢條絲禮兒才和面兒。”
-
13
知書達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dá lǐ
- 成語解釋:
-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
-
14
知書識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shí lǐ
- 成語解釋:
- 有文化,懂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1回:“媳婦雖不敢說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
-
15
知書通禮
- 成語拼音:
- zhī shū tōng lǐ
- 成語解釋:
- 有才學,懂禮儀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6回:“看了柴進、燕青出言不俗,知書通禮,先自有八分歡喜。”
-
16
彬彬有禮
- 成語拼音:
- bīn bīn yǒu lǐ
- 成語解釋: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
17
卑辭厚禮
- 成語拼音:
- bēi cí hòu lǐ
- 成語解釋:
- 卑:謙抑。指言辭謙遜,禮物豐厚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許劭傳》:“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
-
18
博文約禮
- 成語拼音:
- bó wén yuè lǐ
- 成語解釋:
- 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19
導德齊禮
- 成語拼音:
- dǎo dé qí lǐ
- 成語解釋:
-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20
敦詩說禮
- 成語拼音:
- dūn shī shuō lǐ
- 成語解釋:
- 敦:敦厚。詩:《詩經》。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在費總理的客廳里》:“假使人來查辦,一領他們到這敦詩說禮之堂來看看,捐冊、帳本、褒獎狀……他們還能指摘什么?”
* 最后一個字是禮的成語,禮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