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字結尾的成語 (14個)
-
1
舉首奮臂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fèn bì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奮臂:有力地高舉手臂。形容精神奮發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論積欠六事狀》:“民為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于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于一飽之外哉?”
-
2
三首六臂
- 成語拼音:
- sān shǒu liù bì
- 成語解釋:
- 同“三頭六臂”。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子牙見對營門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
3
三頭八臂
- 成語拼音:
- sān tóu bā bì
- 成語解釋:
- 見“三頭六臂”。
- 成語出處:
- 《法苑珠林》卷九:“[修羅道者]體貌粗鄙,每懷瞋毒,棱層可畏,擁聳驚人,并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4
螳螂奮臂
- 成語拼音:
- táng láng fèn bì
- 成語解釋:
-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 成語出處:
- 唐 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
-
5
相失交臂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ī jiāo bì
- 成語解釋:
- 《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后以“相失交臂”喻機會錯過。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
6
鼠肝蟲臂
- 成語拼音:
- shǔ gān chóng b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以汝為汝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
7
三頭六臂
- 成語拼音:
- sān tóu liù b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六條臂。后比喻人本領高超;神通廣大。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鐘。”
-
8
失諸交臂
- 成語拼音:
- shī zhū jiāo bì
- 成語解釋:
- 指當面錯過機會。
- 成語出處:
- 見“失之交臂”。
-
9
失之交臂
- 成語拼音:
- shī zhī jiāo bì
- 成語解釋: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
10
袒胸露臂
- 成語拼音:
- tǎn xiōng lù bì
- 成語解釋:
- 袒:裸露。敞開上衣,露出胳膊,指沒有修養和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遠遠望見一個長大漢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來。”
-
11
揎拳裸臂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uǒ bì
- 成語解釋:
- 伸出拳頭,露出手臂。一種粗野蠻橫的姿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先把棺木放在一門廂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玉英姊妹走開。”
-
12
揎腕攘臂
- 成語拼音:
- xuān wàn rǎng bì
- 成語解釋:
- 捋袖伸臂。一種粗暴的姿態。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譬之盲僮跛豎,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籬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
13
銅頭鐵臂
- 成語拼音:
- tóng tóu tiě bì
- 成語解釋:
- 見“銅頭鐵額”。
- 成語出處:
- 巴金《旅途通訊·廣州在轟炸中》:“住在這里每個人都有被炸死的機會,沒有誰能做一個銅頭鐵臂的人。”
-
14
左膀右臂
- 成語拼音:
- zuǒ bǎng yòu b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成語出處:
- 凌叔華《古韻》:“據說恭親王把他視為左膀右臂,將來肯定官運亨通。”
* 最后一個字是臂的成語,臂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