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字結尾的成語 (9個)
-
1
畫中有詩
- 成語拼音:
- huà zhōng yǒu shī
- 成語解釋:
- 繪畫當中具有詩意。形容畫畫得很好。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2
五步成詩
- 成語拼音:
- wǔ bù chéng shī
- 成語解釋:
-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詩金粉·敏悟》:“青上書自薦能詩,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應口而出。上稱賞,授以官。”今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見《全唐詩》卷一一五。
- 成語出處:
- 清·沈炳震《唐詩金粉·敏悟》:“青上書自薦能詩,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應口而出。上稱賞,授以官。”今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見《全唐詩》卷一一五。
-
3
呵筆尋詩
- 成語拼音:
- hē bǐ xún shī
- 成語解釋:
- 呵筆:吹熱氣解凍筆;尋詩:尋覓詩句。形容冬日苦吟
- 成語出處:
- 唐·羅隱《雪》詩:“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
4
橫槊賦詩
- 成語拼音:
- héng shuò fù shī
- 成語解釋:
- 槊:長矛;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抑揚哀悲離之作。”
-
5
七步成詩
- 成語拼音:
- qī bù chéng shī
- 成語解釋:
- 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與「七步成章」義同。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
6
擊缽催詩
- 成語拼音:
- jī bō cuī shī
- 成語解釋:
- 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
7
走筆題詩
- 成語拼音:
- zǒu bǐ tí shī
- 成語解釋:
- 走筆:筆劃得很快,指快速地寫;題:寫。形容才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青山淚》第四折:“……愛他那走筆題詩,出口成章。”
-
8
紅葉題詩
- 成語拼音:
- hóng yè tí shī
- 成語解釋:
- 唐代宮女良緣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緣的巧合。
- 成語出處:
- 宋·劉斧《青瑣高議·流紅記》
-
9
燕足系詩
- 成語拼音:
- yàn zú jì shī
- 成語解釋:
- 把詩系在燕子的腿上,讓它傳遞給親人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傳書燕》:“爾海東來,必經湘中……欲憑爾附書,投于我婿。”
* 最后一個字是詩的成語,詩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