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吐的成語 (13個)
-
1
不吐不快
- 成語拼音:
- bù tǔ bù kuài
- 成語解釋:
- 吐:傾訴;快:痛快。不說出來就不痛快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在民間》:“龐懷著一腔的意思,又豐富,又熱烈,不吐不快,故而高興地這樣問。”
-
2
半吐半露
- 成語拼音:
- bàn tǔ bàn lù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五十回:“因賈母尚未說明,自已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
3
不吐不茹
- 成語拼音:
- bù tǔ bù rú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軟怕硬。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
-
4
口吐珠璣
- 成語拼音:
- kǒu tǔ zhū jī
- 成語解釋:
-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因俺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
-
5
氣吐虹霓
- 成語拼音:
- qì tǔ hóng ní
- 成語解釋:
- 虹霓:彩虹。吐氣能成為天上的彩虹。形容氣魄宏大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聚獸牌》:“氣吐虹霓興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
6
傾吐衷腸
- 成語拼音:
- qīng tǔ zhō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完全吐露出內心的真實思想或心理狀態
- 成語出處:
-
7
上吐下瀉
- 成語拼音:
- shàng tǔ xià xiè
- 成語解釋:
- 嘔吐與腹瀉。指人患病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0回:“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后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
-
8
談吐風生
- 成語拼音:
- tán tǔ f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見“談吐生風”。
- 成語出處:
-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興致豪,談吐風生議論高。”
-
9
談吐風雅
- 成語拼音:
- tán tǔ fēng yǎ
- 成語解釋:
- 風雅:風流儒雅。指有文化修養和生活風度
- 成語出處: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一回:“錢江聽罷,暗忖這人氣宇非凡,談吐風雅,倒把人民兩字記在心中,料不是等閑的。”
-
10
談吐如流
- 成語拼音:
- tán tǔ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滔滔不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飯與滿生同吃,滿生一席之間,談吐如流,更加酒興豪邁,痛飲不醉,大郎一發投機,以為相見之晚。”
-
11
談吐生風
- 成語拼音:
- tán tǔ shēng fēng
- 成語解釋:
- 談話機敏風趣。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淞濱瑣話·田荔裳》:“則其人殊魁梧俊偉,談吐生風。”
-
12
一吐為快
- 成語拼音:
- yī tǔ wéi kuài
- 成語解釋:
- 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 成語出處:
- 諶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積郁在胸中多時的由衷之言,今日終于得以一吐為快。”
-
13
直吐胸懷
- 成語拼音:
- zhí tǔ xiōng huái
- 成語解釋:
- 直率而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 成語出處:
- 明·楊循吉《朱先生詩序》:“余觀詩不以格律體裁為論,惟求能直吐胸懷,實敘景象,讀之可以喻。”
* 第二個字是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