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李的成語 (21個)
-
1
報李投桃
- 成語拼音:
- bào lǐ tóu táo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
2
沉李浮瓜
- 成語拼音:
- chén lǐ fú guā
- 成語解釋:
- 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
3
瓜李之嫌
- 成語拼音:
- guā lǐ zhī xián
- 成語解釋:
-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處在嫌疑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
4
僵李代桃
- 成語拼音:
- jiāng lǐ dài t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代人受罪過或以此代彼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胭脂》:“彼逾墻鉆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
-
5
將李代桃
- 成語拼音:
- jiāng lǐ dài táo
- 成語解釋:
- 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頂替。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樓》:“貞麗從良,香君守節,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馬舅之威,將李代桃,一舉四得,倒也是個妙計。”
-
6
賣李鉆核
- 成語拼音:
- mài lǐ zuān hé
- 成語解釋:
- 先鉆李核,然后出賣,免得別人得到良種。形容極端自私。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儉嗇》:“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
-
7
桃李遍天下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 成語出處:
- 明·焦竑《玉堂叢語·薦舉》:“愛樂賢士大夫,與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薦,以是桃李遍天下。”
-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 成語解釋:
-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 成語出處:
- 晉 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
10
桃李春風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
11
桃李成蹊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chéng qī
- 成語解釋:
-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語。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南鄉子》詞:“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
-
12
桃李精神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jīng sh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五代·和凝《和滿子》詞:“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慣得人饒。桃李精神鸚鵡舌,可堪虛度良宵。”
-
13
桃李門墻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mén qiáng
- 成語解釋:
- 謂生徒眾多的師門。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你待打、打這哇哇,桃李門墻,險把負荊人唬煞。”
-
14
桃李滿天下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15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成語解釋:
-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16
桃李爭輝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ēng huī
- 成語解釋:
- 桃花與李花競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勝收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花也則為你不與那繁花爭媚,花也則為你不同他桃李爭輝。”
-
17
桃李之教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ī jiào
- 成語解釋:
- 指老師的教誨。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牡丹亭·延師》:“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
18
桃李之饋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ī kuì
- 成語解釋:
- 《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原謂互贈禮品,后引申指送禮,賄賂。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
19
桃李爭妍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zhēng yán
- 成語解釋:
-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形容春光艷麗。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時賞玩,各有風光;春賞燕游堂,桃李爭妍。”
-
20
指李推張
- 成語拼音:
- zhǐ lǐ tuī zhāng
- 成語解釋:
-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 第二個字是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