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漢的成語 (12個)
-
1
飽漢不知餓漢饑
- 成語拼音:
-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 成語解釋:
- 飽:吃足;饑:饑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饑。”
-
2
好漢不吃眼前虧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 成語解釋:
-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好漢不吃眼前虧,且讓他一步,再作道理。”
-
3
河漢江淮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jiāng huái
- 成語解釋:
- 黃河、漢水、長江與淮河的合稱。比喻胸懷寬廣。
- 成語出處:
- 明·黃叔初《端正好·壽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準繩規矩,養成的河漢江淮。”
-
4
河漢斯言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sī yán
- 成語解釋:
- 河漢:銀河,比喻言論虛夸迂闊,不著邊際;斯:這。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不重視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
5
河漢無極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wú jí
- 成語解釋:
- 河漢:銀河;極:盡頭,邊際。銀河廣闊,無邊無際。比喻言論荒誕不經,難以置信。亦比喻恩澤廣大,使人難以報答。
- 成語出處:
- 《莊子 逍遙游》:“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無極。”
-
6
河漢吾言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wú yán
- 成語解釋:
- 河漢:銀河,比喻言論虛夸迂闊,不著邊際;斯:這。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不重視
- 成語出處:
- 清·蔣湘南《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足下上觀千古,博觀而約取之,當不河漢吾言。”
-
7
好漢惜好漢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xī hǎo hàn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2回:“我與將軍以勇力齊名,好漢惜好漢,何忍自相戕賊乎?”
-
8
好漢英雄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群眾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隨你好漢英雄,怎出高城峻壘?”
-
9
河漢予言
- 成語拼音:
- hé hàn yú yán
- 成語解釋:
- 河漢:銀河,比喻言論虛夸迂闊,不著邊際。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不重視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六章:“倘革命黨當時不河漢予言,則后天民國之進行,亦如先天組黨之手續,凡歸順之官吏,新進之國民,必當于民國為正心誠意之宣誓。”
-
10
好漢做事好漢當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zuò shì hǎo hà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做敢當,不推責任
- 成語出處:
-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好漢做事好漢當,現在誰要是走漏一點風聲,誰也好不了。”
-
11
江漢朝宗
- 成語拼音:
- jiāng hàn cháo zōng
- 成語解釋:
- 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魘、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 成語出處:
- 《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
12
江漢之珠
- 成語拼音:
- jiāng hàn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江漢:長江和漢水。江漢一帶所產的珍珠。形容貴重之物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揆度》:“堯舜之王所以化海內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漢之珠。”
* 第二個字是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