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繩的成語 (12個)
-
1
長繩系日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éng jì rì
- 成語解釋:
- 系:拴,縛。用長繩子把太陽拴住。比喻想留住時光。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九曲歌》:“歲莫景邁群光絕,安得長繩系白日!”
-
2
赤繩系足
- 成語拼音:
- chì shéng jì zú
- 成語解釋:
- 赤繩:紅繩;系:結、扣。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 成語出處:
- 唐 李復言《續玄怪錄》:“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系,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
-
3
赤繩綰足
- 成語拼音:
- chì shéng wǎn zú
- 成語解釋:
- 赤繩:紅繩;綰:系。指男女結成婚姻
- 成語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只愿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琴瑟調。”
-
4
長繩系景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éng xì jǐng
- 成語解釋:
- 指留住時光。
- 成語出處:
- 《周書 蕭大圜傳》:“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
-
5
規繩矩墨
- 成語拼音:
- guī shéng jǔ mò
- 成語解釋:
- 同“規矩繩墨”。
- 成語出處:
-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后人。”
-
6
紅繩系足
- 成語拼音:
- hóng shéng jì zú
- 成語解釋:
- 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 成語出處: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系,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綰。’”
-
7
結繩而治
- 成語拼音:
- jié shé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
8
引繩排根
- 成語拼音:
- yǐn shéng pái gēn
- 成語解釋:
- 指勾結起來排斥異己。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灌夫傳》:“亦欲倚夫引繩排根生平慕之后棄者。”
-
9
引繩批根
- 成語拼音:
- yǐn shéng pī gēn
- 成語解釋:
- 亦作“引繩排根”。比喻合力排斥異己。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后棄之者。”
-
10
引繩棋布
- 成語拼音:
- yǐn shéng qí b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縱橫整齊。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故龍圖閣學士滕公墓志銘》:“廬舍道巷,引繩棋布。”
-
11
引繩切墨
- 成語拼音:
- yǐn shéng qiē mò
- 成語解釋:
- 木工拉墨線裁直。用以比喻剛直不阿。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劉公墓志銘》:“引繩切墨,不少假易。”
-
12
逾繩越契
- 成語拼音:
- yú shéng yuè qì
- 成語解釋:
- ①謂在結繩、書契之前沒有文字。繩、契指結繩、書契。②引申指不通文字。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班固傳下》:“逾繩越契,寂寥而亡詔者,《系》不得而綴也。”
* 第二個字是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