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誦的成語 (7個)
-
1
傳誦不絕
- 成語拼音:
- chuán sòng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傳:流傳;誦:誦讀。指流傳后世被長期誦讀
- 成語出處:
- 穆欣《南線巡回·又照秦淮一葉楓》:“那篇數百年來傳誦不絕的《正氣歌》,博得廣大人民的熱愛和尊敬。”
-
2
春誦夏弦
- 成語拼音:
- chūn sòng xià xián
- 成語解釋:
- 指應按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
3
傳誦一時
- 成語拼音:
- chuán sòng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誦:稱誦、傳述。在某一個時期內,人們到處傳述。
- 成語出處:
- 魯迅《洋服的沒落》:“這故事頗為傳誦一時……不過其中是帶一點反對革命的意味的。”
-
4
口誦心惟
- 成語拼音:
- kǒu sòng xīn wéi
- 成語解釋:
- 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里思考。
- 成語出處: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中卷:“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
-
5
口誦心維
- 成語拼音:
- kǒu sòng xīn wéi
- 成語解釋:
- 口里念誦,心里思考。
- 成語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內監·紀述內臣》:“謂內書堂進世則所進,與《忠鑒錄》同立課程,使其口誦心維,可以遷善改過。”
-
6
日誦五車
- 成語拼音:
- rì sòng wǔ chē
- 成語解釋:
- 一天誦讀好多書。五車,形容書多。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陳師德書》:“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亦奚益于學哉?”
-
7
循誦習傳
- 成語拼音:
- xún sòng xí chuán
- 成語解釋:
- ①謂習慣于讀死書、傳舊聞。②謂誦習。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握齪,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
* 第二個字是誦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