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豆的成語 (8個)
-
1
簞豆見色
- 成語拼音:
- dān dòu jiàn sè
- 成語解釋:
- 比喻計較小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
2
紅豆相思
- 成語拼音:
- hóng dòu xiāng sī
- 成語解釋:
- 紅豆:又叫相思子;古人用以象征愛情。比喻男女相愛但又無法會面而引起的思念。
- 成語出處:
- 唐 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3
煎豆摘瓜
- 成語拼音:
- jiān dòu zhāi g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親屬相殘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 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
4
糠豆不贍
- 成語拼音:
- kang dou bu shan
- 成語解釋:
- 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饾褐不完。”
-
5
兩豆塞耳
- 成語拼音:
- liǎng ěr sāi d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成語出處:
- 《鹖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
6
撒豆成兵
- 成語拼音:
- sā dòu chéng bīng
- 成語解釋:
- 撒放豆子,變成軍隊。傳說中謂散布豆類即能變成軍隊的一種魔法。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 《十樣錦》第二折:“變晝為夜,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呼風喚雨。”
-
7
雙豆塞耳
- 成語拼音:
- shuāng dòu sāi ěr
- 成語解釋:
- 塞:堵。兩粒豆子堵塞雙耳。指聽不到聲音。比喻不聽忠告
- 成語出處:
- 《陰符經·注》:“雙豆塞耳,不聞雷霆;一椒驚舌,不能立言。”
-
8
煮豆燃萁
- 成語拼音:
- zhǔ dòu rán qí
- 成語解釋:
-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間互相殘害。今比喻自家人鬧不團結;自相傷害。燃:燒;萁:豆秸。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 第二個字是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