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豆的成語 (7個)
-
1
簞食豆羹
- 成語拼音:
- dān shí dòu gēng
- 成語解釋:
- 簞:盛飯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簞飯食,一豆羹湯。指少量飲食。比喻小利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
2
瓜分豆剖
- 成語拼音:
- guā fēn dòu pōu
- 成語解釋:
- 瓜被剖開,豆從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國土被并吞、分割。
- 成語出處: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晁無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
3
瓜剖豆分
- 成語拼音:
- guā pōu dòu fēn
- 成語解釋:
- 象瓜被剖開,豆從莢里裂出一樣。比喻國土被人分割。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鮑照《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
-
4
瓜區豆分
- 成語拼音:
- guā qū dòu fēn
- 成語解釋:
- 猶言區分有序。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地球圖跋》:“各國疆域,瓜區豆分,界畫犁然。”
-
5
麥飯豆羹
- 成語拼音:
- mài fàn dòu gēng
- 成語解釋:
- 羹:湯。指粗劣食品。用來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 成語出處:
- 明·洪應明《菜根譚》:“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
-
6
觴酒豆肉
- 成語拼音:
- shāng jiǔ dòu ròu
- 成語解釋:
- 觴,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觴酒豆肉”泛指飲食。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次。”
-
7
榆瞑豆重
- 成語拼音:
- yú míng dòu zhòng
- 成語解釋:
- 用以指身懶神昏。
- 成語出處:
- 語出《文選 嵇康》:“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則身重,行止難。’又曰:‘啖榆,則瞑不欲覺也。’”
* 第三個字是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