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躍的成語 (13個)
-
1
虎躍龍驤
- 成語拼音:
- hǔ yuè lóng xiāng
- 成語解釋:
- 驤:馬首昂舉,上舉;龍驤:比喻氣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尚友五贊·諸葛武侯》:“綜核萬變,以義而動。虎躍龍驤,天下震恐。”
-
2
距躍三百
- 成語拼音:
- jū yuè sān bǎi
- 成語解釋:
- 指歡欣之極。
- 成語出處:
-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魏傷于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
-
3
龍躍鳳鳴
- 成語拼音:
- lóng yuè fèng míng
- 成語解釋:
- 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君兄弟龍躍云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
-
4
龍躍鴻矯
- 成語拼音:
- lóng yuè hóng jiǎo
- 成語解釋:
- 喻高舉遠逝。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說部》:“東方朔、阮籍其善處難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龍躍鴻矯哉?”
-
5
龍躍虎踞
- 成語拼音:
- lóng yuè hǔ jù
- 成語解釋:
- 喻超逸雄奇。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至若涇陽先生,以龍躍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隨手合轍,意至而詞隨,更不勞其揀擇。”
-
6
跳躍紙上
- 成語拼音:
- tiào yuè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躍紙上,勃勃欲生,況加以優孟摹擬乎。”
-
7
喜躍抃舞
- 成語拼音:
- xǐ yuè biàn wǔ
- 成語解釋:
- 抃:鼓掌。喜歡得跳躍、鼓掌、起舞。形容極度歡樂而手舞足蹈的情狀。
- 成語出處:
- 《列子·湯問》:“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
8
燕躍鵠踴
- 成語拼音:
- yàn yuè hú yǒ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迅捷威猛。
- 成語出處:
-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
-
9
魚躍龍門
- 成語拼音:
- yú yuè lóng mén
- 成語解釋:
- 同“魚化龍”。
- 成語出處:
- 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唐·元弼有《魚躍龍門賦》。
-
10
魚躍鳶飛
- 成語拼音:
- yú yuè yuān fēi
- 成語解釋:
- 鳶:老鷹。魚在水里跳;鷹在天上飛。比喻各得其所;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
11
躍躍欲試
- 成語拼音:
- yuè yuè yù shì
- 成語解釋: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
12
躍躍紙上
- 成語拼音:
- yuè yuè zhǐ shàng
- 成語解釋:
-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禿僮,傻如跛婢,戇如屠戶,懶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躍躍紙上。”
-
13
踴躍爭先
- 成語拼音:
- yǒng yuè zhēng xiān
- 成語解釋:
- 踴躍:歡欣奮起的樣子。積極爭著趕在前頭,不甘落后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遇見善事,莫不踴躍爭先,毫無小人習氣,因而鄰邦都以‘大人國’呼之。”
* 第二個字是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