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蹈的成語 (13個)
-
1
重蹈覆轍
- 成語拼音:
- chóng dǎo fù zhé
- 成語解釋: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
2
復蹈其轍
- 成語拼音:
- fù dǎo qí zhé
- 成語解釋:
- 蹈:踏上;轍: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錯誤
- 成語出處:
- 《宋史·子砥傳》:“今復蹈其轍,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盡終必食人。”
-
3
復蹈前轍
- 成語拼音:
- fù dǎo qián zhé
- 成語解釋:
- 蹈:踏上;前轍: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踏上先前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錯誤。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
4
赴蹈湯火
- 成語拼音:
- fù dǎo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前往;蹈:踩;湯:熱水。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
-
5
躬蹈矢石
- 成語拼音:
- gōng dǎo shǐ shí
- 成語解釋:
- 謂將帥親臨前線,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犧牲自己。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操《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卿在郡以來,擒奸討暴,百姓獲安,躬蹈矢石,年征輒克。”
-
6
高蹈遠舉
- 成語拼音:
- gāo dǎo yuǎn jǔ
- 成語解釋:
- 意為隱居避世。
- 成語出處:
- 宋·王琳《野客叢書·穆生鄒陽》:“穆生高蹈遠舉,意蓋有在,逆知異日必不能免,非知幾疇克爾哉。”
-
7
高蹈遠引
- 成語拼音:
- gāo dǎo yuǎn yǐn
- 成語解釋:
- 蹈:踩上;引:避開。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復焦弱侯》:“況乎以一時之喜怒,以一人之愛憎,而欲視天下高蹈遠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穢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
-
8
如蹈水火
- 成語拼音:
- rú dǎo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難。
- 成語出處:
- 《元史·張德輝傳》:“若宰民者,頭會箕斂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為害尤甚。”
-
9
如蹈湯火
- 成語拼音:
- rú dǎo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蹈:踩;湯:滾水。如同在滾水、烈火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湯火。”
-
10
襲蹈前人
- 成語拼音:
- xí dǎo qián rén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1
羽蹈烈火
- 成語拼音:
- yǔ dǎo liè huǒ
- 成語解釋:
- 羽:鳥。鳥去踏滅烈火。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災禍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新序·雜事》:“若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繞沸,若羽蹈烈火,入則焦沒耳。”
-
12
再蹈覆轍
- 成語拼音:
- zài dǎo fù zhé
- 成語解釋:
- 再:重復;蹈:踩、踏;轍:車跡、道路。重復走翻車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訓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輯·曼陀羅華》:“這也是一種經驗呢,我們都是年青人,將來還有生育的機會,我們可以不再蹈覆轍了。”
-
13
足蹈手舞
- 成語拼音:
- zú dǎo shǒu wǔ
- 成語解釋:
- 猶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悅到極點時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圣人苑中射落飛雁賦》:“聞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駭心惕。”
* 第二個字是蹈的成語